[发明专利]扭振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9529.1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9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T·扬茨;P·施特拉塞尔;S·比希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9 | 分类号: | F16F15/129;F16D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 ||
1.一种扭振减振器(1),所述扭振减振器具有围绕旋转轴线(d)布置的输入部分(2)和布置成克服弹簧单元(4)的作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d)可旋转的输出部分(3),其中所述弹簧单元(4)在周向方向上在输入侧和输出侧中的每一者上被压紧,并且在所述弹簧单元(4)与所述输出部分(3)的从动部分(16)之间具有扭矩限制装置(5),所述扭矩限制装置包含在所述输出侧上压紧所述弹簧单元(4)的凸缘部分(23)和布置在所述凸缘部分两侧上的侧向部分(24、25),并且所述侧向部分借助于轴向夹紧与所述凸缘部分产生摩擦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分(23)借助于板簧(26)夹紧在第一侧向部分和第二侧向部分(24、25)之间,所述板簧轴向地支撑在所述第一侧向部分(24)的逆向轴承(42)上并且抵靠所述凸缘部分(23)轴向预张紧所述第二侧向部分(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向部分(25)和所述板簧(26)被可旋转地接纳并居中地设置在所述逆向轴承(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部分和所述从动部分,特别是从动毂,彼此一体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向轴承由从所述第一侧向部分露出的突片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分(16)借助于铆接件(29)连接到所述第一侧向部分(24),并且所述逆向轴承(42)借助于所述铆接件(29)的分布在所述圆周上的铆钉(27)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分(16)设计为从动毂(17),并且毂凸缘(18)借助于所述铆接件(29)连接到所述第一侧向部分(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27)设计为间隔螺栓(30),所述间隔螺栓将所述第一侧向部分(24)连接到所述毂凸缘(18),并且具有形成所述逆向轴承(42)的轴向间隔的坐封头(3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的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分(23)居中地设置在所述毂凸缘(18)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附接到所述凸缘部分(23)或附接到所述侧向部分(24、25)的轴向相对的摩擦内衬(35)设置在所述凸缘部分(23)和所述侧向部分(24、2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内衬(35)被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95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流网、膜元件和过滤组件
- 下一篇:连接装置、榫钉以及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