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6574.1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4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大熊香苗;北野亮;藤井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10/613;B60K6/28;B60K6/40;B60K11/04;H01M10/625;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 ||
蓄电池壳体(31、32)通过将小型的第二蓄电池壳体(32)载置于大型的第一蓄电池壳体(31)的前上部而构成,第二蓄电池壳体(32)配置于后部座椅(16)的座椅座垫(16a)的前部下方,在第一蓄电池壳体(31)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33a),该凹部(33a)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供排气通路构件(19)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收容于第一蓄电池壳体(31)的蓄电池模块(37)配置于凹部(33a)的左右两侧,收容于第二蓄电池壳体(32)的蓄电池模块(45)以使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将后部座椅(16)配置于尽可能低的位置,从而确保了头上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具备:电动马达;发动机;蓄电池壳体,其收容对所述电动马达进行驱动的蓄电池模块,且配置于地板的下表面;消声器,其从所述发动机起朝后方延伸;以及前部座椅及后部座椅,它们配置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
背景技术
以下方案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而广为人知:在电动车辆的后部座椅的下方配置的蓄电池包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将前侧的蓄电池模块配置为上下两层,将后侧的蓄电池模块配置为一层并使后侧的蓄电池模块沿着后部座椅的座椅座垫的倾斜,由此将后部座椅配置于尽可能低的位置,从而确保乘员的头上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866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此外,搭载有电动马达及发动机这两方的电动车辆当在车身下表面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具备沿前后方向配置的排气通路构件(排气管、消声器)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如果欲避免与排气通路构件的干涉,则会导致蓄电池包及后部座椅的位置变高,从而难以确保后部座椅的头上空间。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将蓄电池包及后部座椅配置于排气通路构件的上方的情况下,将后部座椅配置于尽可能低的位置,从而确保了头上空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提出一种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具备:电动马达;发动机;蓄电池壳体,其收容对所述电动马达进行驱动的蓄电池模块,且配置于地板的下表面;排气通路构件,其从所述发动机起朝后方延伸;以及前部座椅及后部座椅,它们配置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所述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壳体包括以各自对分别的蓄电池模块37、45进行收容的方式独立形成的第一蓄电池壳体和第二蓄电池壳体,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比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小型且载置于该第一蓄电池壳体的前上部,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配置于所述后部座椅的座椅座垫的前部下方,在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31的壳体上壁34a与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32的壳体下壁42a之间形成有对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32从该第二蓄电池壳体32的外方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套47,在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供所述排气通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收容于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所述蓄电池模块配置于所述凹部的左右两侧,收容于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所述蓄电池模块以使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提出一种电动车辆,在所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后部处的所述凹部的上方空间配置有蓄电池控制装置及接线台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后部处的所述蓄电池模块的上方空间配置有电池单体电压传感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提出一种电动车辆,在所述第二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后部上表面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提出一种电动车辆,在所述第一特征~所述第三特征中的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套由所述第一蓄电池壳体的壳体上壁下表面和所述第二蓄电池壳体的壳体下壁上表面划分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6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先进循环选择系统和用于支持有效回波比较方法
- 下一篇:分离出气体成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