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8005.2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4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粕谷圭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67/00 | 分类号: | F02B67/00;F01N3/24;F02B37/00;B60K13/04;F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发动机 排气 结构 | ||
一种车载发动机(1)的排气结构,该车载发动机(1)的排气结构在发动机主体(2)的一侧配置有进气通路(3),并在另一侧配置有排气通路(4),该车载发动机(1)的排气结构包括:涡轮增压器(14)的涡轮(14T),该涡轮(14T)被配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另一侧并连接于排气通路(4);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该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连接于比涡轮(14T)更下游的排气通路(4);以及第二排气净化装置(22),该第二排气净化装置(22)连接于比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更下游的排气通路(4),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配置为接近涡轮增压器(14)的后方,第二排气净化装置(22)配置为接近发动机主体(2)的另一侧的气缸体(2b)。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管中,设置有用于使废气无害化的排气净化装置。作为相关的排气净化装置,已知氧化催化剂、NOx催化剂以及微粒过滤器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612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2-2858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4-104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08-1963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相关的排气净化装置通过成为催化剂活化温度以上,才会发挥所期望的性能。因此,排气净化装置小于催化剂活化温度时,为了使排气净化装置升温至催化剂活化温度以上而进行后喷射或排气管喷射。这些喷射次数及喷射量对应于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而决定。
但是,后喷射或排气管喷射会引起燃耗恶化,因此优选抑制在必要的最低限度,由于这个原因,期待将排气净化装置维持在高温。
因此,本公开是鉴于相关情况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将排气净化装置维持为高温的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案,提供一种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所述车载发动机在发动机主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气通路,并在另一侧配置有排气通路,所述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包括:
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其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侧,并连接于所述排气通路;
第一排气净化装置,其被设置在比所述涡轮更下游的排气通路;以及
第二排气净化装置,其被设置在比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更下游的排气通路,
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为接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后方,
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为接近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侧的气缸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被形成为在从前方观察所述涡轮增压器时,与所述涡轮增压器重叠而隐藏。
优选地,所述气缸体的下部比所述气缸体的上部向侧方伸出地形成,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为接近所述气缸体的所述上部及所述下部之间的台阶部的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歧管,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以被所述气缸体、所述台阶部以及所述排气歧管围着的方式配置。
优选地,所述涡轮增压器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前侧,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后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后侧,且比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更靠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8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
- 下一篇:给定器板和使用其的玻璃制品陶瓷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