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9959.7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大上智子;山路雅志;土屋洋;塚本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29/00 | 分类号: | F02D29/00;B60W10/04;B60W10/06;B60W10/11;F02D29/02;F16H59/44;F16H59/72;F16H61/12;F16H61/16;F16H61/66;F16H6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具备:具有多个变速级的变速器组件(4)和变速器控制模块(8),变速器控制模块(8)具有:故障诊断部(8a)、失效保护控制部(8b)、以及油温上升限制扭矩下降控制部(8c)。当确定了变速器组件(4)的变速控制系统故障时,失效保护控制部(8b)将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级固定为规定的变速级。油温上升限制扭矩下降控制部(8c)基于变速器组件4的变速器工作油的油温而输出抑制发动机(1)的扭矩的扭矩下降请求。并且,在通过失效保护控制部(8b)将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级固定为1速级的情况下,当设定为比变速级未固定为1速级的情况下的油温更低的油温的油温条件成立时,输出扭矩下降请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在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设置检测对自动变速器的摩擦卡合要素的供给油压的油压开关,在正常时不会同时接通的多个油压开关同时接通,由此检测油压的异常。若检测出油压异常(S1),则此时的变速器负载越大,就将失效保护判断时间设定得越短(S4,S5)。并且,已知有如下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失效保护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所述油压异常状态持续所述失效保护判断时间以上时(S7),则进入将变速级固定的失效保护控制(S8)。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发生异常时,进入例如将变速级固定为3速等的失效保护控制。”的内容。与此相对,在通过失效保护控制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级固定并向维修店或自己家等方向行驶的跛行模式(跛行回家)时,为了确保行驶所需的驱动力,需要将固定目标的变速级设为低挡级。但是,存在如果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级固定在低挡级上,则变速器输入转速变高,摩擦变大,因此作为反弹,变速器工作油的油温容易上升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9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跛行模式时,在确保所需的驱动力的同时,并能够抑制变速器工作油的油温上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备:搭载在行驶用驱动源和驱动轮之间且具有多个变速级的自动变速器、对自动变速器进行变速控制的变速器控制单元。
变速器控制单元,具备:
故障诊断部,其诊断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系统是否发生了故障;
失效保护控制部,其在确定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系统故障时,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级固定为规定的变速级;
油温上升限制扭矩下降控制部,其基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器工作油的油温上升,输出抑制行驶用驱动源的扭矩的扭矩下降请求。
在通过失效保护控制部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级固定为1速级的情况下,在设定为比变速级未固定为1速级的情况下的油温更低的油温的油温条件成立时,油温上升限制扭矩下降控制部输出扭矩下降请求。
这样,允许将固定目标的变速级设为1速级的失效保护控制。并且,在固定目标的变速级为1速级的情况下,与变速级没有固定在1速级的情况相比,将油温条件设为更低油温,从而更容易进入扭矩下降动作。其结果是,在跛行模式时,能够确保所需的驱动力的同时,并能够抑制变速器工作油的油温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适用了实施例1的控制装置的带有副变速器的无级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的一例)的发动机车的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整体系统图。
图2是表示在利用D挡位变速模式执行基于变速机构和副变速机构的变速控制时使用的D挡位变速表的一例的变速表图。
图3是表示作为实施例1的控制装置的变速器组件和发动机的协调控制系统的概要构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9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