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物流中枢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6512.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婧;陈喜栋;周逸姿;刘姣;冯江彩;郝燕超;周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金侨(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5G1/04;B65G47/90;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张积峰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物流 中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物流中枢站,包括中枢站主体、无人机站点充电维保站、无人车接驳充电维保站、控制设备、货物中转收寄设备,其中:无人机站点充电维保站设置于中枢站主体顶部;无人车接驳充电维保站设于中枢站主体靠近地面的一端;货物中转收寄设备设于中枢站主体内部和/或侧壁上;无人机站点充电维保站、无人车接驳充电维保站、货物中转收寄设备均由控制设备控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物流中枢站解决了现有的利用无人机和无人车的物流系统无法实现对无人车和无人机两者充电维保进而影响货物运送速度的问题;达到了利用无人机和无人车的物流系统既能对无人机的充电维保又能对无人车的接驳充电维保、提高货物的运送速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物流中枢站。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国家邮政局统计,截止2018年12月28日中国的快递业务进入500亿件。巨大的快递件的数量给现存的物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利用无人机、无人车的快递业务应运而生。现有的物流系统,无法既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维保又实现对无人车的接驳充电维保。即无人车或无人机总有一者处于无法得到及时维护的状态,一旦出现故障需要较长一段修复时间才能再次工作,进而无法保证货物及时有效的送出。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既能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维保又能实现对无人车的接驳充电维保的物流中枢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物流中枢站,包括中枢站主体、无人机站点充电维保站、无人车接驳充电维保站、控制设备、货物中转收寄设备,其中:
所述无人机站点充电维保站设置于中枢站主体顶部;所述无人车接驳充电维保站设于中枢站主体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货物中转收寄设备设于中枢站主体内部和/或侧壁上;
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无人机站点充电维保站对无人机进行充电维保,同时控制所述无人车接驳充电维保站对无人车进行充电维保,还控制货物中转收寄设备进行货物的中转收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设备内部设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收件人的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将收件信息转化为电讯号发送至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受到讯号后,根据讯号的种类将指令发送至无人车运动控制模块或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中枢站主体顶部至少一处设有投放舱门;所述投放舱门为无人机中转站点以及货物投放点;所述投放舱门由舱门控制模块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货物中转收寄设备包括:储物间、机械臂、载物升降台、存取交互工作台、特殊货物处理仓,其中:
所述载物升降台设于投放舱门下方;所述储物间设于中枢站主体的内壁上,与所述储物间相对的所述中枢站主体外壁上设有存取交互工作台;所述机械臂设于中枢站主体内部;所述特殊货物处理仓设于中枢站主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储物间为U型结构;所述储物间的横梁和立柱均为可拆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的运动由机械臂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机械臂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可沿着其所指方向伸出;所述机械手通过滑块与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垂直于地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升降台的运动由载物升降台控制模块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升降台的设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
所述第一台面为平面;所述第一台面卡接于第二台面上;所述第二台面为若干滚轴。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升降台上设有重量传感器与尺寸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尺寸传感器与传感器模块通讯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将接受到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存取交互工作台设有控制屏;所述控制屏供收件人输入收件码或显示供收件人扫描的二维码;所述控制屏与交互信息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金侨(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华金侨(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6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