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糠醛高沸物和糠醛渣制作燃料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6877.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4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蔡存现;宋建德;赵红阳;周星奎;李晓辉;邢燕燕;张洁;刘航;林建福;陈健;张乾霖;魏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57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糠醛 高沸物 制作 燃料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利用糠醛高沸物和糠醛渣制作燃料的系统,属于糠醇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糠醛高沸物输送管道、糠醛渣输送管道、双螺杆挤出机、流化床混合机和振动筛,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和流化床混合机的进料口相连,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端设有第一接料斗,糠醛高沸物输送管道、糠醛渣输送管道的出料口和第一接料斗的接料口上下对应,流化床混合机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和振动筛相连,振动筛设有第一、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通过返回管和糠醛渣输送管道相连,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运输成品燃料的成品燃料输送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糠醇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糠醛高沸物和糠醛渣制作燃料的系统。
背景技术
糠醛加氢反应生产糠醇过程中,主反应约有96%的糠醛转化为糠醇,其中副反应约有4%的糠醛生成2-甲基呋喃、四氢糠醇、5-甲基糠醛等轻组分以及1-乙酮、五甲基糠醇及其它高沸点物质。过滤除去催化剂的粗糠醇,经过脱轻塔脱去轻组分、精馏塔精馏提取成品糠醇后,精馏剩余的高沸物废渣从精馏塔釜底排出,装桶外卖,在所述的高沸物中含有大约40-60%的糠醇。按照此精馏生产工艺,产生的高沸物可占到糠醇成品的2.5%左右,若年产5万吨糠醇则产生高沸物近1250吨。因此,目前将液体高沸物直接廉价外卖不仅造成成品消耗高,经济损失较大,且排出的液体外卖运输困难,增加了成本,且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若能对高沸物中的糠醇进行充分回收后再进行处理,则能解决以上问题。
糠醛渣是玉米芯、稻壳等农副产品加工剩余物中聚戊糖成分高温水解生产呋喃甲醛后得到的固体废渣,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良好的再利用价值。据报道,每生产1t糠醛就会有10吨以上的糠醛湿渣产生,我国糠醛渣年排放量可达300万t。由于糠醛渣盐分含量高,呈酸性,长期露天堆积,不仅会产生占地问题,还会给大气、土壤、河流等带来污染,因此糠醛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糠醛高沸物和糠醛渣制作燃料的系统。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糠醛高沸物和糠醛渣制作燃料的系统,包括糠醛高沸物输送管道、糠醛渣输送管道、双螺杆挤出机、流化床混合机和振动筛,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和流化床混合机的进料口相连,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端设有第一接料斗,糠醛高沸物输送管道、糠醛渣输送管道的出料口和第一接料斗的接料口上下对应,流化床混合机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和振动筛相连,振动筛设有第一、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通过返回管和糠醛渣输送管道相连,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运输成品燃料的成品燃料输送管。
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床混合机从上至下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相连,第二进料口对应设有送料筒,送料筒的进口端设有第二接料斗,糠醛渣输送管道包括糠醛渣输送总管道、第一糠醛渣输送管和第二糠醛渣输送管,第一糠醛渣输送管、第二糠醛渣输送管并联设于糠醛渣输送总管道上,第一糠醛渣输送管、第二糠醛渣输送管的出料口分别和第一接料斗、第二接料斗的接料口上下对应,第一出料口通过返回管和糠醛渣输送总管道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风输送管道,冷却风输送管道延伸并伸入流化床混合机内和流化床混合机内的导流板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风输送管道,冷却风输送管道延伸并伸入流化床混合机内和流化床混合机内的导流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筒为密封螺旋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将高粘度,常温下也容易粘连的糠醛高沸物和糠醛渣转化为高热值的燃料,所用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同时节能减排,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6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