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重汽车平衡轴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7087.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5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武登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市三高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太原中正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6 | 代理人: | 焦进宇 |
地址: | 0304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汽车 平衡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重汽车平衡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载重汽车平衡轴支架,包括分置两侧的轴支撑座,两侧的轴支撑座之间通过副板相连,在基座的底部开有第一减重通槽,第一减重通槽的两侧分别布置有第一圆柱形外凸台和第二圆柱形外凸台,在顶座的两侧与基座之间增设第一加强筋板,顶座的顶部设有两块翼板,在两块翼板之间开设第一开口通槽,基座上还设有第一辅助平台,第一辅助平台的一侧通过第一辅助板与顶座相连,第一辅助板的底部通过第二加强筋板、第三加强筋板与基座内侧面相连,本实用新型根据支架的受力情况和结构强度需要,根据实际的结构空间安装需要,在支架上布置多个减重孔和加强筋板,稳定性好,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重汽车平衡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重型载重汽车的平衡轴支架。
背景技术
重型载重汽车由于载重量大,路况复杂,多采用双后桥设计,平衡轴支架是在载重汽车安装在车架上,支撑弹簧钢板,连接后车轮在路况不平时的起平衡车身的推力杆,在汽车上是一个关键受力零部件,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平衡轴的安全稳定性。目前重型载重汽车的平衡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式平衡轴,另一种是断开式平衡轴;其中,整体式的平衡轴支架,不仅造价昂贵,不易于后期维护,而且自重较大,降低了汽车的承载量;同时由于重型载重汽车工作环境恶劣,载重量大,断开式平衡轴支架若结构设计不合理,则会造成支架受应力不均衡,引起平衡轴支架变形、撕裂等形式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载重汽车的平衡轴支架,质量轻,承载能力强,成本低,可靠性好,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载重汽车平衡轴支架,包括分置两侧的轴支撑座,两侧的轴支撑座之间通过副板相连,副板能够保证两侧轴支撑座之间的间距,进一步保证两侧轴支撑座的安装稳定性。
轴支撑座包括基座,根据轴支撑座的空间安装需要,在基座的下段设有第一弧形连接段,第一弧形连接段增加了基座的结构稳定性。
在不影响基座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在基座的底部开有第一减重通槽,减轻了整个基座的重量,进而减轻了整个支架的重量。
第一减重通槽的开口端一侧布置有第一圆柱形外凸台,第一圆柱形外凸台上同轴心开有第一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一螺纹通孔后与其他汽车零件相连,第一减重通槽的开口端另一侧布置有第二圆柱形外凸台,第二圆柱形外凸台上同轴心开有第二螺纹通孔,螺栓穿过第二螺纹通孔后与其他汽车零件相连。
基座的上段与顶座相连,为了增加顶座与基座之间的结构强度,由于顶座的顶部尺寸较大,在顶座的两侧与基座之间增设第一加强筋板。
顶座的顶部设有两块翼板,为了减轻整个顶座的整体重量,在两块翼板之间开设第一开口通槽,为了保证第一开口通槽与翼板之间的结构强度,第一开口通槽与翼板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弧形结构,每块翼板上设有多个第三圆柱形外凸台,每个第三圆柱形外凸台上均同轴心开有第三螺纹通孔。
基座上还设有第一辅助平台,第一辅助平台的一侧通过第一辅助板与顶座相连,为了进一步减轻整个支架的重量,在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方形减重通孔,方形减重通孔的内角均经过圆角处理。
第一辅助板的底部通过第二加强筋板、第三加强筋板与基座内侧面相连,第二加强筋板与第三加强筋板平行布置,平行布置的筋板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辅助平台的受力平衡。
第二加强筋板与第三加强筋板的底部通过第二辅助平台相连,第一辅助平台、第二加强筋板、第三加强筋板与第二辅助平台共同组成第二开口通槽,第二开口通槽能够进一步减轻整个支架的重量。
基座的内侧固定有吊耳座,吊耳座的四角经过圆角处理,为了进一步保证两侧轴支撑座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副板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吊耳座相连,副板的另一侧通过螺栓与吊耳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市三高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市三高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7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版精密供给装置
- 下一篇:新型一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