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18165.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2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刚;罗诗明;廖新拢;余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50 | 分类号: | F21S43/50;F21V17/10;B60Q1/32;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内配镜 汽车 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包括外灯玻、内配镜、灯壳和设于所述灯壳内的光源模组,所述外灯玻盖设于所述灯壳的顶部,所述光源模组与所述灯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配镜设于所述外灯玻的下方,并且所述内配镜上表面的外周圈与所述外灯玻下表面的外周圈固定连接,所述外灯玻上设有透光面,所述透光面沿出光轴的投影轮廓位于所述内配镜的外周圈的内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可避免从透光面看到焊接痕,提升外观感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
背景技术
后位置灯用于从车辆后方观察,表明车辆存在和宽度的灯具,是重要法规、及外观件,在目前整车灯具产品开发中尤为重要。常见的后位置灯内配镜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内配镜通过摩擦焊方式固定在灯壳,采用此类方式,往往是因为灯具内部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布置螺钉柱;二是在灯壳上设计螺钉柱,内配镜通过螺钉固定在灯壳上。上述此结构存在的缺陷主要是:
内配镜采用常见的摩擦焊方式固定在灯壳上,能保证稳定性,操作简单。但是透过透光面,可直接看到焊接痕,影响零件感知质量。内配镜通过螺钉固定在灯壳上受到灯具内部空间、模具可行性制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可避免从透光面看到焊接痕,提升外观感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包括外灯玻、内配镜、灯壳和设于所述灯壳内的光源模组,所述外灯玻盖设于所述灯壳的顶部,所述光源模组与所述灯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配镜设于所述外灯玻的下方,并且所述内配镜上表面的外周圈与所述外灯玻下表面的外周圈固定连接,所述外灯玻上设有透光面,所述透光面沿出光轴的投影轮廓位于所述内配镜的外周圈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还可以是:
所述内配镜上表面的外周圈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焊接筋,所述内配镜的外周圈通过所述第一焊接筋与所述外灯玻下表面的外周圈焊接固定。
所述第一焊接筋与所述外灯玻下表面的外周圈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所述外灯玻下表面的外周圈上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二焊接筋,所述灯壳的顶部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第二焊接筋焊接固定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外灯玻通过所述第二焊接筋和所述凹槽焊接而与所述灯壳的顶部焊接固定。
所述第二焊接筋与所述凹槽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固定。
所述外灯玻包括一体成型的灯玻内层和灯玻外层,所述灯玻内层位于所述灯玻外层的下方,所述透光面设于所述灯玻外层上,所述灯玻内层上开设有透光通孔,所述透光通孔的位置与所述透光面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灯玻外层为透明白色,所述灯玻内层为黑色,所述内配镜的外周圈与所述灯玻内层的下表面外周圈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包括外灯玻、内配镜、灯壳和设于所述灯壳内的光源模组,所述外灯玻盖设于所述灯壳的顶部,所述光源模组与所述灯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配镜设于所述外灯玻的下方,并且所述内配镜上表面的外周圈与所述外灯玻下表面的外周圈固定连接,所述外灯玻上设有透光面,所述透光面沿出光轴的投影轮廓位于所述内配镜的外周圈的内侧。这样,外灯玻安装在灯壳上,具体的外灯玻与灯壳通过震动摩擦焊接固定,光源模组安装到灯壳内,透光面根据造型要求可设置在外灯玻任一位置上,内配镜的外周圈固定到外灯玻上,内配镜的外周圈布置在透光面沿出光轴投影轮廓的外侧,可避免从所述的透光面看到内配镜与外灯玻的焊接痕,提升外观感知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内配镜的安装结构占用空间小,可避免从透光面看到焊接痕,解决常见的后位置灯内配镜因固定方式引起的零件感知质量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内配镜的汽车后位置灯具有以下优点:可避免从透光面看到焊接痕,提升外观感知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18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调压缩机吸汽管上的回油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