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CMOS触发电路、主板和计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9310.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9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常正中;肖瑞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mos 触发 电路 主板 计算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CMOS触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延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其第二导通端接地,其导通控制端用于连接计算机的开机按键;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其第二导通端接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时,第一开关模块断开,延时模块的延时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延时端的电压升高至大于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阈值,第二开关模块导通,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将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拉低,使计算机进行清CMOS。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使用户进行清CMOS操作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CMOS触发电路、主板和计算机。
背景技术
CMOS是计算机内的一种重要的芯片,CMOS参数记录了计算机重要的资源配置参数,当CMOS参数出现错误设置的情况时,通常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手动清CMOS使计算机恢复正常启动。目前,计算机手动清CMOS的方式通常为:1、切断计算机主机电源,然后打开机箱取下为CMOS供电的锂电池或短接清CMOS跳帽;2、在计算机主机机箱上增设一个触发执行清COMS处理的按键。上述的第一种手动清CMOS的方式操作麻烦,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并不是清楚这一操作方式,导致用户会直接当做故障报售后维护,增加厂商维护的工作量;而第二种方式则需要在机箱上增加开孔,这样会影响整机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CMOS触发电路、主板和计算机,旨在方便用户进行手动清CMOS操作,且不影响计算机外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计算机的清CMOS触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延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均具有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用于连接计算机的开机按键,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
在所述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断开,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当所述延时端的电压升高至大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阈值,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导通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将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拉低,使计算机进行清CMOS。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第二开关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导通控制端、第一导通端和第二导通端分别为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漏极和源极;所述第二开关管为第二N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导通控制端、第一导通端和第二导通端分别为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漏极和源极。
优选地,所述延时模块包括延时电阻和延时电容,所述延时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所述延时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所述延时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延时端,所述延时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清CMOS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串接在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所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经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智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智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9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