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凝固功能的点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27182.4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万军;邹士皇;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崛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5/00;B05B15/55 |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张岳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凝固 功能 点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凝固功能的点胶机,包括支撑座、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及送胶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一侧设置有胶转箱,所述胶转箱顶端与送胶机构相接通,所述胶转箱底端固定连接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内部固定设置有螺纹管,所述出胶管表面焊接固定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出胶管底端连接有法兰。将冷却水通入螺纹管,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出胶管内部胶液的热量带走,从而可以降低胶水的温度,进而能够有效延缓胶水的凝固,有利于避免出现胶水凝固,导致停机排胶问题的出现;通过将出胶软管接通在冲洗头底端,油泵工作使除胶液冲洗洗出胶胶管的内部,可以避免胶水在出胶软管内部凝固和针头堵胶,有利于节省调机时间和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凝固功能的点胶机。
背景技术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灌胶机等,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设备。点胶机可实现精确定位,精准控胶,其工作原理为压缩空气送入胶瓶(注射器),将胶压进与活塞室相连的进给管中,当活塞处于上冲程时,活塞室中填满胶,当活塞向下推进滴胶针头时,胶从针嘴压出。滴出的胶量由活塞下冲的距离决定,可以手工调节,也可以在软件中自动控制。
但是,胶料(例如AB胶)在出胶管内部很容易凝固,不利于生产,因此需要对出胶管降温延长凝固时间。传统的降温方式效果不明显,胶水仍很容易在点胶前凝固,同时现有点胶机每次开机前都需要调机和更换针头,特别耽误时间。
因此,发明一种具有防凝固功能的点胶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凝固功能的点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凝固功能的点胶机,包括支撑座、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及送胶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一侧设置有胶转箱,所述胶转箱顶端与送胶机构相接通,所述胶转箱底端固定连接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内部固定设置有螺纹管,所述出胶管表面焊接固定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出胶管底端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底端设置有出胶软管,所述出胶软管顶端具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出胶软管顶端设置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底端套设在出胶软管表面,且设置在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所述衔接管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衔接管与法兰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座一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放置有油泵,所述储液箱顶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油泵输出端相接通,所述出液管端部连接有冲洗头。
优选的,所述螺纹管外接有冷却水输送机构和回收机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管和出胶管均由铜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出胶管一侧设置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出胶软管与法兰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内部放置有除胶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经螺纹管底端通入,顶端溢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出胶管内部胶液的热量带走,从而可以降低胶水的温度,进而能够有效延缓胶水的凝固,有利于避免出现胶水凝固,导致停机排胶问题的出现;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胶软管与出胶管设置为可拆卸设置,当点胶机停止使用或者长时间关闭时,拧松衔接管将出胶软管从法兰上取下,并将螺帽固定在法兰底端,此时将出胶软管接通在冲洗头底端,油泵工作使除胶液冲洗洗出胶胶管的内部,可以避免胶水在出胶软管内部凝固和针头堵胶,有利于节省调机时间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崛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三崛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7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