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悬浮移动床污水处理集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2535.3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汪君晖;陈珣;姚海军;屈红;盘章俊;梁伦硕;陈明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悬浮 移动 污水处理 集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悬浮移动床污水处理集成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自前向后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第一好氧区、第二好氧区、混凝区、沉淀区、消毒区和过滤区,其中,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和过滤区内部均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多个支撑板和填料,多个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且上下间隔布置,所述填料填充在相邻两层所述支撑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悬浮移动床污水处理集成设备低能耗、充氧能力强、长期运行脱氮除磷效果好、同时操作维护简便,是性能优异的污水处理组合工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悬浮移动床污水处理集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相对分散式污水的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因其安装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被广泛应用。常用工艺技术有A2/O、生物接触氧化、MBR、SBR、人工湿地等,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此类系统对氮和磷去除效果有限,出水不能稳定达标。其中土地渗滤以及人工湿地等工艺可以利用除磷填料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但由此造成了填料吸附饱和后的置换、再生和再利用等问题。MBR出水水质水质较好,但运行维护复杂,常因膜污染造成产水量不足,无法达产达标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运行稳定且能够具有更好除磷除氮效果的新型悬浮移动床污水处理集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悬浮移动床污水处理集成设备,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自前向后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第一好氧区、第二好氧区、混凝区、沉淀区、消毒区和过滤区,其中,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和过滤区内部均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多个支撑板和填料,多个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且上下间隔布置,所述填料填充在相邻两层所述支撑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悬浮移动床污水处理集成设备及方法,污水经由前端化粪池、格栅调节池预处理后由潜水泵提升进入上述污水处理集成设备中,上述污水处理集成设备处理后清水进入清水池收集,出水可达标排放或回用于冲厕、绿化、灌溉等。该设备低能耗、充氧能力强、长期运行脱氮除磷效果好、同时操作维护简便,是性能优异的污水处理组合工艺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内分别设有填料,所述填料分别占所述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体积的15-50%;所述支撑板距离底部0.5-1m,所述支撑板距离顶部0.5-1m;所述填料占所述厌氧区、缺氧区和过滤区体积的70-90%。所述支撑板为玻璃钢格栅板。
进一步,所述填料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多孔空心球状;所述第一好氧区和第二好氧区填料均为直径25mm的多孔空心球状填料;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的填料均为直径25mm的多孔空心球状填料装填至直径为100mm的多孔空心球状填料内;所述过滤区填料为直径为10mm的多孔空心球状填料装填至直径为100mm的多孔空心球形填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2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