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分子碰撞扩散预混低氮燃烧装置及其燃烧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6943.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史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星宇 |
主分类号: | F23D14/08 | 分类号: | F23D14/08;F23D14/46;F23D14/58;F23D14/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分子 碰撞 扩散 预混低氮 燃烧 装置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分子碰撞扩散预混低氮燃烧装置及其燃烧头。所述燃烧头包括燃烧头本体,所述燃烧头本体设置有一个中心管道、若干第一环层管道、若干第二环层管道、环形火焰成型区;第一环层、第二环层依次设置在中心管道与环形火焰成型区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心管道的外围布置第一环层管道、第二环层管道,使得燃烧头本体在中心管道的外围沿径向能够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预混区域,则在燃烧过程中,若其中某一个预混区域因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时,不会影响其它区域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与空气能够充分预混,因此,燃烧时几乎无局部高温点存在,能有效显著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燃气与空气碰撞扩散以实现两者充分预混的低氮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据中国能源报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在用的工业锅炉有40万台左右,小型民用锅炉数量更庞大(暂无统计数据)。随着国家对环保的严格要求,各地环保部门陆续发文要求旧锅炉都需要排放达标改造,到2021年有望利用清洁能源数达到70%以上,总量巨大。其中有一大部分锅炉改造就是更换低氮燃烧器,达到低氮排放要求,老旧锅炉直接换新,达到排放要求。
目前,公知的燃气锅炉燃烧器是相对成熟的燃烧技术,欧美低氮燃烧器品牌占据中国主流市场,2015年后也逐渐出现一些中国低氮燃烧器品牌。常用的燃烧器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送风系统(鼓风机)、燃料系统(天然气)、电控系统、点火系统以及检测系统。
通常地,稳定的超低氮燃烧头系统是各燃烧器厂家正在努力攻克的方向。现在公知的超低氮燃烧头主要为全预混表面燃烧头以及扩散式低氮燃烧头,而扩散式低氮燃烧头又主要包括两类:扩散式低氮燃烧头、前预混扩散式低氮燃烧头。经过申请人多年的研究发现,上述的各现有燃烧头分别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全预混表面燃烧头
全预混表面燃烧头,如图1所公开的全预混微焰式燃烧器,包括电机1′、混合器2′以及燃烧头3′,是燃气、空气各自通过管道往混合器2′(金属桶)内喷射,在混合器2′内碰撞加压预混后,由混合器2′四周很多细微小孔漫出。然后在混合器2′外层的金属毡表面形成燃烧火焰。优点是:燃气压力要求不高,能匹配多种炉膛,预混均匀,燃烧充分,NOX排放≤30mg/m3。目前在小吨位锅炉上用的比较多。
缺点:
1.全预混表面燃烧头经长时间燃烧后,空气中的灰尘,燃烧积碳,包括金属毡本身的氧化物就会堵塞金属桶四周的小孔,导致混合气体出路堵塞,火焰在金属桶内爆燃,造成金属桶爆炸事故。目前的改进方式是通过增加(空气、燃气)过滤措施减少堵塞几率,但空气过滤器长时间使用也会堵塞,若不及时清理会造成通气量减少,导致供氧量不足,轻则影响氮氧化物排放,重则发生事故。
二. 扩散式低氮燃烧头
2.1、纯扩散式低氮燃烧头
纯扩散式低氮燃烧头是在燃烧头前端布置多根燃气和空气管道,通过压力往炉膛内喷射,在炉膛内形成预混,也可做成分层分段燃烧。要达到低氮排放目的需要FGR(烟气回流)辅助手段,约20-25%左右的低温烟气通过烟循管道回入炉膛,达到降低NOX的目的。
缺点:
1.对燃气压力要求较高,部分改造区域无法升压,改造困难。
2.锅炉改造时对炉膛尺寸要求较大,旧锅炉根本就没法加大炉膛。很多刚用了两三年的锅炉逼迫换新,增加企业负担。
3.新建锅炉要求加大炉膛,增加了锅炉制造成本。
4.做到NOX≤30mg/m3以下需要FGR(烟气回流)手段辅助,FGR手段会产生酸性冷凝水进入炉膛,降低锅炉热效率,并腐蚀燃烧器和炉膛,降低锅炉使用寿命。
5.有发现部分用户关闭FGR阀门,可偷排偷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星宇,未经史星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6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