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器械可控导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3034.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3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文;陈志;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器械 可控 导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植入器械可控导引装置,包括植入器械、输送导管、控制手柄、导引导管和限位丝,植入器械上设置有被锚定单元,限位丝可拆卸地连接在植入器械上,限位丝的近端与控制手柄相连,导引导管的远端设置有导向件,导引导管的远端部分能够弯曲,输送导管的近端和导引导管的近端被分别连接在控制手柄上,预装时,导引导管和限位丝被放置在输送导管内,限位丝穿过导向件,当操作控制手柄使导引导管上的导向件沿着限位丝向远端移动时,导引导管的远端部分弯曲变形,使得导引导管的远端与植入器械的被锚定单元贴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器械可控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经导管治疗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如冠脉血管支架、心脏瓣膜、封堵器、大血管支架以及其他心血管植入器械需通过输送装置将植入器械输送到人体预期的理想位置,并且植入器械到达目标位置后需要固定。其中,心脏瓣膜假体的固定尤为重要,目前现有技术中,主动脉瓣膜和肺动脉瓣膜的固定主要依靠瓣膜支架径向支撑力,瓣膜支架上设置夹持件或者凸起、凹陷等利用解剖结构的形态及特征进行固定;二尖瓣瓣膜、三尖瓣瓣膜的固定主要在径向支撑力的基础上增加辅助固定的装置,如倒刺、倒钩、瓣叶夹持件、瓣环夹持装置以及心尖固定线、固定杆等。然而,因二尖瓣及三尖瓣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仅仅依靠瓣膜支架的径向支撑以及其他辅助固定装置,一方面对自体瓣环的影响比较大,阻碍心脏的舒张收缩运动,不能很好的解决固定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微创经导管的产品来说,受导管直径以及导管的性能所限,在植入器械上很难设置比较有效的、相对灵活的结构用来固定到目标解剖结构上。
专利CN201410316922.3中所述的带锚定装置的用于阻止瓣膜反流的修复系统,所述锚定件释放装置包括输送管和推杆,所述锚定件释放装置与所述固定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锚定释放装置的远端部分具有预设的形状,使得所述输送管的远端部分能够整体弯曲或部分弯曲,以便于在所述锚定件被移动之前,所述输送管的最远端紧抵所述固定单元或者紧抵自体组织。该方案中锚定件释放装置与所述固定单元的可拆卸连接操作较为复杂,精度要求高,预装时难度大,并且在收鞘后,可拆卸连接处的应力大,易损伤植入器械及锚定释放装置;在锚定之前,所述输送管弯曲需依靠支撑结构来使弯角固定,否则输送管的远端很难贴靠固定单元,并且,在收鞘、放鞘的过程中因为输送管长度有变化,因此在锚定之前,输送管的远端与固定单元之间可能存在缝隙,贴靠不牢,影响锚定效果,手术风险高;对于需要多点固定的植入器械,该方案需同时设有多个输送管,结构复杂,输送导管直径大;锚定操作结束,不能进行再次的锚定,手术风险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有效,安全性高的植入器械输送系统和锚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导管直径小,定位准确,锚定安全可靠的植入器械可控导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植入器械可控导引装置,包括植入器械、输送导管和控制手柄,所述植入器械可控导引装置还包括导引导管和限位丝,所述植入器械上设置有被锚定单元,所述限位丝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植入器械上,所述限位丝的近端与所述控制手柄相连,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部分能够弯曲,所述输送导管的近端和所述导引导管的近端被分别连接在所述控制手柄上,预装时,所述导引导管和所述限位丝被放置在所述输送导管内,所述限位丝穿过所述导向件,当操作所述控制手柄使所述导引导管上的所述导向件沿着所述限位丝向远端移动时,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部分弯曲变形,使得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与所述植入器械的被锚定单元贴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植入器械可控导引装置还包括锚定针和锚定针推送件,在预装时,所述锚定针和锚定针推送件被放置在所述导引导管内,当所述锚定针推送件推动所述锚定针向远端移动时,实现所述锚定针将所述植入器械的被锚定单元固定到目标组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3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托辊筒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