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50184.8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0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王泽容;周婷婷;张丹睿;陈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G7/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髋关节 术后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其结构包括护理垫主体、内垫层、替换海绵垫、外垫层、下连接带、上连接带、凹式弹性体,本实用新型将患者双腿张开置于护理垫主体外侧,根据需要可调整张开角度,取出位于凹式弹性体中的替换海绵垫,单侧患肢放置于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底垫板组成的凹槽内,内弹性层、接合层、横接层均具有柔性的变形、复位作用,通过下连接带、上连接带缠住双腿,凹式结构具有较好的限位特性,能够有效避免患肢移位,进而有效提高使用性与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属于髋关节手术后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将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植入体内,代替人体病变髋关节的手术,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手术侧的髋关节屈曲度不能超过90度,平卧时,两腿需略微分开,患肢不能内收越过正中线,因此髋部手术后,常需要患肢卧床时保持外展中立位的特殊体位。
目前病房里使用常规护理垫来保持体位。但常规护理垫结构大多相同,垫型宽度固定不变,患肢张开间隙无法调节,造成依从性差,患者舒适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以解决现有常规护理垫结构大多相同,垫型宽度固定不变,患肢张开间隙无法调节,造成依从性差,患者舒适度下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其结构包括护理垫主体、内垫层、替换海绵垫、外垫层、下连接带、上连接带、凹式弹性体,所述护理垫主体上带有位置固定的内垫层,所述内垫层与外垫层形成可供替换海绵垫放置的凹槽体,所述护理垫主体上设有相间隔的下连接带、上连接带,所述替换海绵垫活动嵌于凹式弹性体之中。
进一步地,所述凹式弹性体包括第一垫板、内弹性层、第二垫板、接合层、横接层、底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及底垫板最后构成凹型结构槽,所述底垫板两边形成相间隔的接合层,所述接合层两线相连横接层,所述内弹性层形成于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壁面上,所述第二垫板相对应构成护理垫主体凹部处。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带、上连接带对应跨接内垫层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替换海绵垫形状活动吻合护理垫主体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垫层与外垫层可对应触合替换海绵垫。
进一步地,所述横接层相对应接合内弹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宽度相吻合替换海绵垫。
本实用新型一种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患者双腿张开可置于护理垫主体外侧,根据需要可调整张开角度,取出位于凹式弹性体中的替换海绵垫,单侧患肢放置于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底垫板组成的凹槽内,内弹性层、接合层、横接层均具有柔性的变形、复位作用,通过下连接带、上连接带缠住双腿,凹式结构具有较好的限位特性,能够有效避免患肢移位,进而有效提高使用性与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式弹性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垫凹槽示意图。
图中:护理垫主体-1、内垫层-2、替换海绵垫-3、外垫层-4、下连接带-5、上连接带-6、凹式弹性体-7、第一垫板-71、内弹性层-72、第二垫板-73、接合层-74、横接层-75、底垫板-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人民医院,未经乐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0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