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尿管脱落报警功能的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2583.1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脱落 报警 功能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尿管脱落报警功能的导尿管,包括管体、球囊和气阀,所述管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报警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在控制器接受到的信号大于或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使得病人及医护人员能够快速知晓导尿管脱落的情况,进而能够快速的进行导尿管的复插或更换,减少患者感染的现象,本导尿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尿管脱落报警功能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导尿管分为两种:临时(一次)导尿管和留置导尿管,且以留置导管为主导,留置导管主要应用于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尿失禁患者,一般在病人的下体安装导尿管。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停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导尿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袋的底部设有排出口和塞子,塞子插接在排出口内,上部装有连接导管,导管端部设有插入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当导尿袋中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医护人员、陪护人员或病人将导尿袋底部排出口的塞子拔出,袋中的尿液便随着排出口排出,完毕后再将塞子塞入排出口内。
现有的气囊设置在导尿管上,通过在气囊内填充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填充气囊使得气囊膨胀,以使气囊能够稳定设置在尿道中,防止气囊的脱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导尿管安装在病人的下体之后,直至拆卸或更换导尿管的时候均没有人去检查导尿管的安装是否紧固,是否有脱落的现象,在导尿管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由于气囊安装位置不正确、气囊内填充的生理盐水不足以使导尿管固定和气囊破裂等造成导尿管的脱落,导尿管脱出后患者及护理人员并不能第一时间知晓尿管已脱出(幼儿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并不能感受到尿管的脱落),使得患者尿道易感染,进而会影响到病人的临床治疗,给患者造成不适,特征针对一些重症患者,给患者的不适感更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导尿管在滑出病人下体之后,病人及医护人员并不能快速知晓尿管脱出,造成患者尿道感染以及对后续治疗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尿管脱落报警功能的导尿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尿管脱落报警功能的导尿管,包括管体、球囊和气阀,所述管体一端设置有入口,所述管体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连通形成尿液通道,所述尿液通道内设置有开关装置,所述球囊和所述气阀均设置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球囊设置在靠近所述入口处,所述气阀设置在靠近所述出口处,所述气阀通过管道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管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胶结剂固定在所述管体的外环上,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报警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在控制器接受到的信号大于或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传感器套设在所述管体上,所述传感器表面镀膜,将传感器设置为弧形结构,方便传感器装配在管体上,并且能够覆盖更大的面积,提高传感器检测的信号的准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当导尿管脱落的时候,压力传感器在外界的压力与在尿道中的压力发生明显变化,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异常;温度传感器在外界的温度与在尿道中的温度发生明显变化,温度传感器信号异常;湿度传感器在外界的湿度与在尿道中的湿度发生明显变化,湿度传感器信号异常;位移传感器由尿道脱落至外界,导尿管的位移变化较大,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2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堰坡脚支护机构
- 下一篇: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