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雷达用移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6166.8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3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崔春雷;王杨;魏广宾;孙振;宁旭正;郭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04;F16M11/18;B60B3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祁静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雷达 移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雷达用移动设备,包括移动车、支座、丝杠、滑块、驱动机构、支环、支杆、雷达箱和连杆。移动车设有减震车轮。支座与移动车相连。丝杠与支座转动连接。滑块套设于丝杠上,且与丝杠螺纹连接,并与支座滑动连接,用于沿丝杠的轴线方向移动。驱动机构与丝杠相连。支环与滑块相连。支杆穿设于支环内,用于以支环为支点转动。雷达箱与支杆的第一端相连,且设有放置地质雷达的凹槽。连杆与支杆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该支撑装置能够使检测人员在地面完成作业,无需托举雷达,也无需登高作业,因此,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雷达用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隧道开挖后,坑道周围地层遭到破坏,容易引起坑道变形或崩塌,因此,隧道必须有足够强度的支护结构,即隧道衬砌。隧道衬砌是为了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其主要包括拱顶、左右拱腰及边墙等结构。
由于修建隧道的地点大多位于山高路陡的地方,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因此,容易产生隧道衬砌厚度不足、衬砌与围岩不密实、存在空洞等质量通病,而质量问题容易导致隧道的局部崩塌或积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中,为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需要使用地质雷达对衬砌进行检测。
地质雷达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探测介质分布情况的非破坏性探测仪器,其工作过程为:雷达在衬砌表面移动,电磁波在衬砌中传播,然后利用电磁波成像技术获得衬砌的扫描图像,进而判断衬砌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由于拱顶及拱腰的高度一般为2米至8米,因此,在进行检测时,一般使用登高作业车辆或登高架,检测人员登高作业,而且需要连续性的托举雷达匀速移动,一旦检测人员的手臂失稳,容易出现雷达与衬砌表面不完全贴合的情况,导致数据失效,需要重新检测,因此,检测过程中人员容易疲劳,作业效率低,而且登高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雷达用移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人员托举雷达容易疲劳、且登高作业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质雷达用移动设备,包括:
移动车,设有减震车轮;
支座,与所述移动车相连;
丝杠,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滑块,套设于所述丝杠上,且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并与所述支座滑动连接,用于在所述丝杠转动时、沿所述丝杠的轴线方向移动;
驱动机构,与所述丝杠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
支环,与所述滑块相连;
支杆,穿设于所述支环内,且用于以所述支环为支点、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雷达箱,与所述支杆的第一端相连,且设有用于放置地质雷达的凹槽;和
连杆,与所述支杆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蜗轮,与所述丝杠相连,且用于带动所述丝杠转动;
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螺纹配合,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蜗轮转动;和
把手,与所述蜗杆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蜗杆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地质雷达用移动设备还包括:
限位座,与所述移动车相连;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6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健按摩功能的鼠标
- 下一篇:一种排气管保温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