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与离子源氢气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3607.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侯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H7/08 | 分类号: | H05H7/08;H01J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卓凡 |
地址: | 102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轻 离子源 供气 管路 打火 装置 氢气 | ||
1.一种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栅电极头(10),具有腔壁(11),所述腔壁(11)开设有第一气孔(12),用以连通第一气体管路(31),所述浮栅电极头(10)的所述腔壁(11)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高阵列的浮栅电极柱(13);及,
接地极座(20),具有接地面(21),所述接地面(21)开设有第二气孔(22),用以连通第二气体管路(32),并且所述接地极座(20)与所述浮栅电极头(10)之间设置有管路绝缘壳(40);
其中,经由所述管路绝缘壳(40)结合所述接地极座(20)与所述浮栅电极头(10),使所述浮栅电极柱(13)容纳于由所述管路绝缘壳(40)、所述接地面(21)与所述腔壁(11)构成的腔室中,在所述浮栅电极柱(13)的悬浮端部(14)与所述接地极座(20)的接地面(21)之间形成有促使打火的间隙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管路(32)为不直接电连接所述接地面(21)的接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栅电极柱(13)的悬浮端部(14)与所述接地极座(20)的接地面(21)之间形成的间隙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气体管路(32)的管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栅电极柱(13)的间隙大于在所述浮栅电极柱(13)的悬浮端部(14)与所述接地极座(20)的接地面(21)之间形成的间隙距离且小于所述第一气体管路(31)的管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栅电极柱(13)在所述腔壁(11)上配置为等间距的四方矩阵排列或六方矩阵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栅电极柱(13)为半浮栅连接或无连接外部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11)与所述浮栅电极柱(13)导电连接而具有相同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12)位于邻近所述腔壁(11)的第一角隅(51),所述第二气孔(22)位于邻近所述接地面(21)的第二角隅(52),所述第一角隅(51)与所述第二角隅(52)相互偏离。
9.一种离子源氢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轻离子源供气管路打火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子源氢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管路(31)连接至负氢离子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36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舱上使用的水路自动防冻保护装置
- 下一篇:法兰式不锈钢瓦斯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