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对称极片式接触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94631.2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7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李运厂;张永生;李海东;刘维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孙村片区飞跃大道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对称 极片式 接触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对称极片式接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内设置有若干并排布设的、用于容纳充电极片的槽,所述充电底座上、与所述槽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若干充电极片,所述充电极片下端沿转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固定柱体,所述固定柱体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对应的槽内,所述充电极片可以转轴为中心,在对应的槽内摆动,所述充电极片外沿平滑,且沿转轴中心对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装备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机器人对称极片式接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例如特种机器人,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在恶劣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为了使其达到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满足自动执行工作指令的要求,一般需要机器人可以实现自主充电。
据发明人了解,在自主充电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多采用机械式充电方式,其中电极接触式较为普遍,但是目前接触式充电结构双向充电能力较差,机器人只能从一侧驶入充电,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充电灵活性,从而使得机器人的自主充电能力受到影响。例如,申请号201820126327.7名称为“充电用电极安装架及机器人”,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安装有第一运动部件及第二运动部件,所述第一运动部件用于实现待充电设备在充电时与第一运动部件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运动部件移动,所述第一运动部件的移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二运动部件的缓冲移动最终使得第一运动部件与待充电设备充分接触实现充电。此实用新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自主充电,但是结构复杂,并且输电电极非对称轮廓,机器人双向充电性能差,压合结构只适用于机器人单向驶入,但机器人从另一方向驶入时,会产生运动死点,使得机器人无法正常压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对称极片式接触充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接触式充电结构的充电极片为对称结构,使得机器人充电具有双向灵活性,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自主充电能力。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对称极片式接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内设置有若干并排布设的、用于容纳充电极片的槽,所述充电底座上、与所述槽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若干充电极片,所述充电极片下端沿转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固定柱体,所述固定柱体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对应的槽内,所述充电极片可以转轴为中心,在对应的槽内摆动,所述充电极片外沿平滑,且沿转轴中心对称。
上述设计方案中,利用充电极片轮廓对称,并且当极片划入充电槽后,可以跟随转轴摆动,从而使得极片贴合。结构采用双侧弹簧机构,使得极片可以在两侧的弹簧作用下充电贴合紧密,并且充电结束后,可以轻松划出充电槽。使得机器人充电具有双向灵活性,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自主充电能力。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充电极片的一侧设置有导线端子。能够引出一个导线连接尾连接导线。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每个充电极片上都设置有转轴固定孔,所述转轴固定孔外沿设置有绝缘轴套,且绝缘轴套的下表面能够接触所述槽的表面。以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安装孔。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槽的侧面设置有转轴安装孔,且相邻槽之间的底座部分也设置有转轴安装孔。
上述转轴安装孔和转轴固定孔之间相互配合,保证转轴平稳穿过底座各个槽和槽内容纳的充电极片。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每个充电极片的结构一致。
通过保证每个充电极片的结构相同,能够保证充电时,待充电对象能够与每个充电极片充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4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转子电机的端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异形缕空结构铝壳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