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闭机构分体式框架结构、开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3159.2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毛金平;杨冠男;刘佼龙;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2 | 分类号: | B61D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闭 机构 体式 框架结构 | ||
一种开闭机构分体式框架结构、开闭机构,属于动车组车端连接技术领域,分为上、下两层框架,上、下层框架分别包含两个旋转中心,所述上层框架与下层框架构成一个整体框架。本新型通过组装来实现上下旋转中心同轴,从而降低框架加工难度,提高上下旋转中心的同轴度,使得开闭机构更加易于调整,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组车端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闭机构分体式框架结构、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开闭机构作为动车组头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为:降低运行风阻,在列车高速运行时,减少能耗损失;防止雨水、异物进入头罩内部,保护车体前端设备;当列车需要重联编组或进行牵引救援时,露出车钩,实现车辆连挂,除此之外,还可提高列车外形的一体性,使得列车更为美观。
目前现有的动车组开闭机构,均为舱门连接转臂,转臂绕旋转轴转动从而实现舱门的开闭动作。因舱门结构特性,需在每个舱门需设置上、下两个转臂,分别绕上下旋转轴转动,来完成舱门的运动,为保证舱门打开及关闭动作平稳、不卡滞,且可以按照设计的轨迹运动,这就要求上下旋转轴具备极高的位置精度、孔径精度及同轴度要求。因框架结构较大,上下旋转轴与之配合的孔距离较远,往往给加工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结构,在可满足开闭机构对旋转中心精度要求的同时,又可使生产部门易于执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满足上、下旋转中心高精度同轴、易于装配的开闭机构分体式框架结构、开闭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闭机构分体式框架结构,所述框架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框架分别包含两个旋转中心,所述上层框架与下层框架构成一个整体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框架主体为“凸”字型结构,其前部横杆上设有左右两个上旋转中心,用于分别安装两上旋转臂。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框架主体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框架主体后部设置若干安装翼,用于安装至车体。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框架主体为“凸”字型结构,其前部横杆上设有左右两个下旋转中心,用于分别安装两下旋转臂。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框架主体后部设置若干安装翼,用于安装至车体。
进一步的,通过调整组装所述上、下层框架,可保证开闭机构上、下旋转中心的同轴度。
进一步的,还提供了一种开闭机构,采用上述的分体式框架结构。
现有开闭机构框架为上下一体式框架结构,上、下旋转中心相对位置不可调,且框架结构较大,因而本新型突出的有益效果为:
(1)减轻开闭机构框架结构本身的重量;
(2)降低框架加工难度的同时,提高上下旋转中心的同轴度;
(3)使得舱门转臂更加易于装配;
(4)上下同轴度提高,使得开闭机构舱门打开及关闭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开闭机构分层框架示意图。
1、上层框架;2、上旋转中心;3、安装翼;4、下层框架;5、下旋转中心;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开闭机构分体式框架结构,框架分为上、下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3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血液内科的血液采集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箱盖加水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