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6947.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8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武;贺凯;龚辉平;朱永哲;李俊杰;黎鸿华;李硕勇;曹文亮;庞文标;张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魏巍;吴黎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控制电路 | ||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电流检测组件,其一端与第二输出端口电连接,其另一端接地;电压调整芯片,其输入端与输入端口电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口电连接,其第一电压检测端口与第二输出端口电连接,电压调整芯片依据电流检测组件的电压变化调整输出电压,以控制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电流保持恒定;MCU控制芯片,其第二电压检测端口与第一输出端口电连接,其第一控制信号端口与电压调整芯片的控制端口电连接,依据第一输出端口的电压控制电压调整芯片的运行与关闭。通过检测输出电流并与预设电流值进行比较,并相应调整电压调整芯片的输出电压,以使充电电流保持恒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充电技术的发展,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同时循环寿命也越来越长,具有经济、环保、使用时间长等诸多优点。在当今社会,使用可充电电池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提高了家用电器的可携带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目前,在使用充电电池作为家用电器的动力源时,一般给充电电池配备专用充电管理芯片。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用户过渡使用家用电器,会导致充电电池的电量低,即其自身电压低,使得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流过大,降低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充电电池电量低导致电压低时恒压充电所导致的充电电流过大降低充电电池寿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包括:
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
电流检测组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电连接,其另一端接地;
电压调整芯片,其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口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电连接,其第一电压检测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电连接,所述电压调整芯片依据所述电流检测组件的电压变化调整输出电压,以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电流保持恒定;
MCU控制芯片,其第二电压检测端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电连接,其第一控制信号端口与所述电压调整芯片的控制端口电连接,依据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电压控制所述电压调整芯片的运行与关闭。
优选的,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调压电感和整流器件;
所述调压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调整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调整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整流器件一端与所述电压调整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整流器件为整流二极管;
所述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压调整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其负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流检测组件包括电流检测单元;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并联和/或串联的若干个检测电阻。
优选的,所述MCU控制芯片还包括:第二控制信号端口;
所述电流检测组件还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电流调整单元;
所述电流调整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调整电阻和可控开关;
若干个所述可控开关分别与所述MCU控制芯片第二控制信号端口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控开关为三极管;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MCU控制芯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
温度检测组件,其与所述MCU控制芯片的温度检测端口电连接,获取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运行时的环境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6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字形电视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道路交通信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