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表及其防静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2572.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徐金翠;翁建寅;刘宏;廖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37/18 | 分类号: | G04B37/18;G04B39/00;H05F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表 及其 静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表及其防静电结构。所述防静电结构包括表壳体(300),表壳体(300)顶部开设有环形台阶(310);防静电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环形台阶(310)顶面的玻璃顶盖(100),以及分别围设在环形台阶(310)和玻璃顶盖(100)上的导电I令圈(200);玻璃顶盖(100)的表面镀附有导电膜;表壳体(300)为金属壳。本实用新型构造的手表及其防静电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及其防静电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指针式石英手表、全自动机械手表的防空气放电能力通常为4000V-8000V,具有特殊结构机心的手表的防静电能力更是低于4000V,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手表装配车间防静电等级及在装配过程中使用去离子风机去除手表装配件内的静电,以保证其装配过程中不带入原始静电。
然而,提高装配车间防静电等级,虽然可以避免在装配环节将外界静电带入手表,但在装配过程中由于非金属配件之间的挤压,即玻璃顶盖与I令圈(I-ring)之间的应力配合不可避免,这无法避免静电再次产生;
在手表包装、运输、佩戴等过程中,非金属包装物与玻璃顶盖之间所产生的静电,很容易带入手表内侧,导致手表跳秒或停走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手表及其防静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静电结构,包括表壳体,表壳体顶部开设有环形台阶;防静电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环形台阶顶面的玻璃顶盖,以及分别围设在环形台阶和玻璃顶盖上的导电I令圈;
玻璃顶盖的表面镀附有导电膜;表壳体为金属壳。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防静电结构中,玻璃顶盖的上下表面以及侧面均镀附有导电膜。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防静电结构中,导电膜采用氧化铟锡膜。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防静电结构中,导电I令圈采用导电塑料制件、导电橡胶制件或者导电硅胶制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手表,包括如上所述的防静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手表及其防静电结构,使得玻璃顶盖、表壳及两者的连接配件I令圈共同形成导电闭合体,从而使得玻璃顶盖所带静电可以通过该导电闭合体迅速传导出去,避免静电积聚在手表上而引起跳秒现象。本实用新型构造的手表及其防静电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手表的防静电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装配过程中由于非金属配件之间的挤压,即玻璃顶盖与I令圈之间的应力配合不可避免,这无法避免静电再次产生;在手表包装、运输、佩戴等过程中,非金属包装物与玻璃顶盖之间所产生的静电,很容易带入手表内侧,导致手表跳秒或停走现象。更为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手表装配时,由于手表配件都是绝缘体,I令圈会与玻璃表壳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无法有效消散而吸附于玻璃内侧表面,会引起秒针规律性跳动;该静电无法从手表外边缘消除,必须拆开表壳,擦拭掉静电再装壳,而再装壳的过程又会因摩擦而再生静电。
本实用新型就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思路是:构造一种手表及其防静电结构,使得玻璃顶盖、表壳及两者的连接配件I令圈共同形成导电闭合体,从而使得玻璃顶盖所带静电可以通过该导电闭合体迅速传导出去,避免静电积聚在手表上而引起跳秒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2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业自动控制仪表系统的壁柜式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网片烘干输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