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舒适性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6621.X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8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吉雄;张顺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地址: | 35011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舒适 汽车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性汽车座椅,包括背椅合绵及用于支撑背椅合绵的背椅骨架,所述背椅合绵包括上部合绵、下部合绵及侧部合绵,所述上部合绵上端具有上弧形凸起,下部合绵的下端具有下弧形凸起,所述背椅骨架包括一对用于支撑侧部合绵的旁接板,一对旁接板之间下部经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前侧还具有自上而下间隔分布的若干条S型弹簧,所述一对旁接板的上部焊接有倒U型上管架,所述旁接板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横杆,本实用新型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降低久坐疲劳感,提高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舒适性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通常,乘员身体的疲劳程度与乘坐时间(距离)长短有着极大的关系,长时间的乘坐会使乘员身体产生严重的疲劳感,尤其是腰部,所以传统的座椅会特别针对腰部的区域进行支撑设计或加装可调节的顶腰机构,反而忽略了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支撑。但如果因为只针对腰部进行支撑还是会存在应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时间一长腰部反而产生疼痛,整体疲劳感下降的幅度有限。本设计采用一种可多部位同时支撑(包含腰部、骨盆、胸部、肩部)的汽车座椅轮廓,降低集中于腰部的力量,提高久坐舒适性,减少疲劳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汽车座椅传统的腰部设计凸起或设计有顶腰机构,乘坐者乘坐时间长容易出现应力过于集中整体疲劳感升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舒适性汽车座椅,包括背椅合绵及用于支撑背椅合绵的背椅骨架,所述背椅合绵包括上部合绵、下部合绵及侧部合绵,所述上部合绵上端具有上弧形凸起,下部合绵的下端具有下弧形凸起,所述背椅骨架包括一对用于支撑侧部合绵的旁接板,一对旁接板之间下部经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前侧还具有自上而下间隔分布的若干条S型弹簧,一对旁接板的上部焊接有倒U型上管架,所述旁接板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横杆。
进一步的,所述背椅合绵上包覆有背椅表皮,所述背椅合绵中部位于上弧形凸起与下弧形凸起之间的交界处横向设置有用于固定背椅表皮的打钉槽。
进一步的,所述倒U型上管架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在两个旁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背椅合绵的上弧形凸起及下弧形凸起表面上还胶接有用于提高柔软性的软泡绵。
进一步的,所述倒U型上管架支撑于背椅合绵上端,横杆支撑于背椅合绵后下端,S型弹簧支撑于背椅合绵后中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降低久坐疲劳感,提高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椅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假人乘坐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人体压力分布示意图。
图中:1-背椅合绵,11-上部合绵,111-上弧形凸起,12-下部合绵,112-下弧形凸起,13-侧部合绵,14-打钉槽,2-背椅骨架,21-S型弹簧,211-弹簧孔,22-旁接板,23-倒U型上管架,24-横杆,25-支撑杆,3-驱干线,4-竖直线,5-假人,A-躯干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6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体育用起跑器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干细胞储存分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