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282.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6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2 | 分类号: | B62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刘彦哲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 系统 及其 离合 机构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离合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并具有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在外力作用下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其中另一者轴向移动,以实现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的切换;第一轴段与转向助力机构的扭矩传递部分同轴地固定连接,离合机构包括离合结构,扭矩传递部分和第二轴段形成离合结构,以实现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的接合或分离;其中,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属于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轴或者转向传动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离合机构能够实现方向盘和离合器之间的离合,并且能够减少离合机构所占用的额外空间,同时简化离合机构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转向管柱是安装在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连接部件,主要用于控制车辆行进方向、传递扭矩、吸收车辆撞击时的能量,是车辆转向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技术中,转向管柱的输入端的转向轴连接方向盘,转向管柱的输出端的转向轴连接转向器,在转向时,通过操纵方向盘将扭矩经转向管柱传递至转向器以实现车辆转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该离合机构能够实现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离合,并且能够减少离合机构所占用的空间,同时简化离合机构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礼盒机构,所述礼盒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并具有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其中另一者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接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的切换,其中,在所述接合状态,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建立传动连接;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的传动连接断开;所述第一轴段与转向助力机构的扭矩传递部分同轴地固定连接,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结构,所述扭矩传递部分和所述第二轴段形成所述离合结构,以实现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的接合或分离;其中,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属于所述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轴或者转向传动轴。
可选地,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彼此可分离地配合的接合部分和配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段,所述配合部分设置于所述扭矩传递部分。
可选的,所述扭矩传递部分构造为蜗轮,所述第一轴段朝向所述第二轴段的第一端部同轴地固定于所述蜗轮。
可选的,所述接合部分和所述配合部分中的一者包括至少一个阳性配合部,所述接合部分和所述配合部分中的另一者包括至少一个阴性配合部,所述阳性配合部和阴性配合部成对设置且彼此能够可分离地配合,所述阳性配合部和所述阴性配合部相配合时,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处于接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阳性配合部和所述阴性配合部中的一者形成于所述蜗轮朝向所述第二轴段的侧面,所述阳性配合部和所述阴性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形成于所述第二轴段朝向所述蜗轮的第二端部。
可选的,所述阳性配合部构造为轴向凸出于相应的侧面或第二端部的端面的凸起,所述阴性配合部构造为轴向凹陷于相应的侧面或第二端部的端面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凸起构造为沿远离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变细的楔形凸起,所述凹槽构造为从槽口向槽底逐渐变窄的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楔形凹槽的形状彼此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或渐开线曲线形。
可选的,所述阳性配合部和阴性配合部为彼此间隔设置的多对,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构造为盘状,以用于布置多个所述阳性配合部或多个所述阴性配合部。
可选的,多对阳性配合部和阴性配合部绕所述蜗轮的中心轴线等间隔设置,和/或,每对阳性配合部和阴性配合部与所述蜗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