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谐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0512.0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8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阎交生;李志猛;王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J7/00;B60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谐振电路,涉及车载充电领域。该谐振电路包括:主变压器,分别与方波发生器和整流网络电连接;其中,所述方波发生器与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整流网络与第二电源电连接;单刀双掷继电器,分别与所述主变压器和谐振电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避免了电池电压低于330V时充电时,电流小且充电时间长和充电机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升充电机的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提高整车的竞争力;且多个电压范围的车型均可以采用同一款的车载充电机,提升了充电机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谐振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充电机输出低电压时的调节是靠谐振电路调节频率来实现,由于输出范围太宽,需要调节的频率范围太宽,造成磁性元器件在宽范围频率下工作损耗太大,从而无法在全范围内满功率输出,只能在330V-500V范围内可以满功率6.6KW输出,这样就造成两种后果:第一是在电池电压低于330V时充电电流小,充电时间长;第二是一款充电机通用性较差,无法同时满足多个车型,造成存在多个零部件,管理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谐振电路,以解决电池电压低于330V时充电时,电流小且充电时间长和充电机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谐振电路,包括:
主变压器,分别与方波发生器和整流网络电连接;其中,所述方波发生器与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整流网络与第二电源电连接;
单刀双掷继电器,分别与所述主变压器和谐振电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变压器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所述主变压器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波发生器包括:
第一电容和四个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的正极、第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一端和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的负极、第三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一端和第四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主变压器的第三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网络包括:
第三电容和四个二极管;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和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主变压器的第四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主变压器的第五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0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金属开关盒
- 下一篇:智能型消弧线圈并小电阻综合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