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卡驾驶室用分体式SMC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5116.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林;闫康康;种刚;孙浩;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B62D25/06;B62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体式 smc 顶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卡驾驶室用分体式SMC顶盖,本顶盖由顶盖本体和底座总成组成,顶盖本体由四块外板组成,包括顶侧外板、左侧外板、右侧外板和后侧外板,各外板之间通过胶粘加螺接的方式固定,底座总成由前横梁、左边梁、右边梁和后边梁组成,底座总成通过胶粘加螺接的方式和顶盖本体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解决了利用小型模压设备制造大型重卡驾驶室顶盖的问题,同时顶盖本体内侧新型的内饰安装结构省去了传统支架,有一定的降重降本效果,且提升了内饰安装点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卡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卡驾驶室用分体式SMC顶盖。
背景技术
顶盖是重卡驾驶室必要零件之一,顶盖能够阻止外界温度的传导及减少振动噪音的传递,且能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国内重卡驾驶室现有SMC顶盖本体多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对SMC模压设备能力要求高,且无法满足顶盖复杂造型要求。
现有SMC顶盖内部内饰安装点多采用粘接钣金支架的方式,不仅成本高、重量重,而且粘接精度较难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重卡驾驶室用分体式SMC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底座总成,所述底座总成固定在顶盖本体下方内侧四周,所述顶盖本体由不少于两块的外板拼接组成,且各外板之间密封固定连接组成SMC顶盖整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外板具体设置为四块,包括顶侧外板、左侧外板、右侧外板和后侧外板,四块所述外板之间通过胶粘加螺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可选的,四块所述外板在相互的搭接处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外板一体成型的第一BOSS柱、与第一BOSS柱装配的连接耳、预埋在第一BOSS柱内的螺母,将各个所述外板组装前在搭接面上涂结构胶,将四块所述外板进行粘接,并通过第一螺栓贯穿连接耳并拧紧在第一BOSS柱内的螺母上实现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座总成由前横梁、左边梁、右边梁和后边梁四部分组成。
可选的,各个所述外板内侧均粘接有带有螺母的支架,所述前横梁、左边梁、右边梁和后边梁四部分均粘接在顶盖本体下方内侧四周,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底座总成相应梁上部和该外板的上端,所述支架与底座总成相应梁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螺接在相应支架的螺母上进行固定。
可选的,所述支架为几字形支架。
可选的,在所述底座总成的各个梁与顶盖本体内侧的搭接面上涂有结构胶。
可选的,所述支架上带有的螺母为凸焊螺母。
可选的,所述顶盖本体内侧设置有内饰安装结构。
可选的,所述内饰安装结构包括与外板一体成型的第二BOSS柱,所述第二BOSS柱端部设置有沉槽,在所述沉槽内粘接有中心有圆孔的圆形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利用小型模压设备制造大型重卡驾驶室顶盖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顶盖本体外板之间、底座总成和顶盖本体之间采用胶粘加螺接的双重连接方式,增加了顶盖的强度和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顶盖内部有一种新型的内饰安装结构,省去了传统支架,有一定的降重降本效果,且提升了内饰安装点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本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盖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P部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5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携带式净水箱组
- 下一篇:一种医药生理盐水湿巾加工用液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