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悬下纵臂外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6799.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怿;肖方;李庆喜;张卫国;袁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2 | 分类号: | B62D6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114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悬下纵臂外扩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后悬下纵臂外扩机构,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二直线运动机构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运动机构连接驱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反向运动。无需人力进行对纵臂外扩,只需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工作,且能够很好地对纵臂表面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后悬下纵臂外扩机构。
背景技术
多连杆后悬总成在总装车间底盘合车线合装车身前,需要将已经分装好的后悬总成从后悬分装线转移至底盘合车滑橇台板上方,然后再缓缓下落至台板工装上。由于多连杆后悬总成的纵臂在分装状态下微微内收,而在合车时需要保持张开至某一位置,从而合车滑橇上有一套后悬总成纵臂支撑外扩机构以保持纵臂姿态。因此,在后悬总成缓缓落件至台板工装上的过程中,后纵臂将不可避免的与台板支撑外扩发生剐蹭,导致后纵臂外伤,且影响落件效率。
现有技术方案是通过一种非常简易的固定式的U型卡槽,卡槽内嵌带导向的尼龙片,尼龙通过螺栓紧固在U型卡槽上,起到适当的保护作用。现有的U型卡槽是固定设置的,在进行下纵臂外扩的时候,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在纵臂的两端通过人手拉动纵臂外扩后再卡入至U型卡槽内以维持纵臂的外扩状态。现有方案的纵臂支撑外扩机构为固定式的,纵臂依靠后悬总成自重及落件时的惯性力将纵臂卡入纵臂支撑外扩机构,因此在卡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剐蹭;纵臂在分装完成后将自然微微内收,将纵臂张开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因此在纵臂卡入固定式纵臂支撑外扩机构时,经常需要人工施加外力下压,操作员疲劳强度较高;后悬总成本身宽度大约为1800mm,加之合车滑橇横亘在总成中间,操作员仅能站立在单侧落件,后悬总成落件时发生卡阻时,必须要两侧各配备一名操作员调整后悬总成姿态并施加压力,一共需配置两名员工;每一次后悬总成落件,都不可避免的与固定式纵臂支撑外扩机构剐蹭,不仅零件易损,而且工装本身也容易破坏失效,导致维保频繁。
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需要使用人手将将纵臂外扩固定,导致上件困难,极其耗费人力,操作困难,往往需要两人才能够完成工作。其次在于通过现有的U型卡槽在固定纵臂的时候容易对纵臂表面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后悬下纵臂外扩机构,无需人力进行对纵臂外扩,只需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工作,且能够很好地对纵臂表面进行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悬下纵臂外扩机构,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二直线运动机构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运动机构连接驱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反向运动。
通过使用本装置,在纵臂未外扩之前,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使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处位置适应于纵臂的放置位置,将纵臂放置在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上,并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第二直线运动作反向运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相互远离,使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对纵臂施加朝外的作用力,实现外扩,以达到纵臂保持张开姿态的效果,当完成扩臂工作后,只需重复上述,使用驱动机构控制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作靠近运动即可卸件。通过本装置无需使用人力对纵臂进行外扩后再固定,只需将纵臂放置固定好之后控制驱动机构即可完成纵臂外扩工作,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所需工作,省时省力,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强度,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人为的操作不足导致纵臂损坏等问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垛夹具
- 下一篇:一种皮带自动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