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记录数据功能的静压耐久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1334.6 | 申请日: | 201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6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泓;孙卫;吴诚源;陆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正源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6 | 分类号: | G01N3/06;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记录 数据 功能 静压 耐久 试验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记录数据功能的静压耐久试验台,包括主体和固定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盘,且定位盘的顶部活动安置有液力变矩器,所述固定机构安置于液力变矩器的下方,且固定机构的一侧安置有充压管路,所述充压管路的外壁设置有压力表,且压力表的下方安置有充压泄压控制阀,所述充压泄压控制阀的下方设置有换向阀,且换向阀的一侧安置有压力调节阀。该具有自动记录数据功能的静压耐久试验台设置有主体,连接头与液力变矩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得液力变矩器长时间使用后,连接头依然保持高强度连接性连接于液力变矩器上,防止连接头从液力变矩器上脱落,提高零件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压耐久试验用试验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记录数据功能的静压耐久试验台。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静压耐久试验台是为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方便不同型号液力变矩器的制造和产品质量检验,基于普遍适用性原则,在开发工具环境下运用多线程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液力变矩器静压耐久试验台自动控制系统,模拟液力变矩器在实际工况下的升降压情况,对液力变矩器在静压膨胀和耐久循环方式下进行了试验,得到比较满意的测量结果。
市场上的静压耐久试验台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动力设备进行双重轮换辅助作业,使得装置只有一套动力设备进行功运作,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动力设备容易出现过热损坏,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行,降低装置使用效率,对装置内相关零件没有固定措施,使得零件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位移,降低装置使用精准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自动记录数据功能的静压耐久试验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记录数据功能的静压耐久试验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静压耐久试验台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动力设备进行双重轮换辅助作业,使得装置只有一套动力设备进行功运作,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动力设备容易出现过热损坏,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行,降低装置使用效率,对装置内相关零件没有固定措施,使得零件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位移,降低装置使用精准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记录数据功能的静压耐久试验台,包括主体和固定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盘,且定位盘的顶部活动安置有液力变矩器,所述固定机构安置于液力变矩器的下方,且固定机构的一侧安置有充压管路,所述充压管路的外壁设置有压力表,且压力表的下方安置有充压泄压控制阀,所述充压泄压控制阀的下方设置有换向阀,且换向阀的一侧安置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的下方设置有动力机构,且动力机构的一侧安置有储油箱,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且主体的外壁安置有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连接头、限位栓和充压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壁活动设置有限位栓,所述液力变矩器的顶部连接有充压接头。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与液力变矩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液力变矩器通过连接头与限位栓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工作箱、主油泵、连接管、油管和副油泵,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主油泵,且主油泵的外壁一侧安置有连接管,所述主油泵的外壁另一侧设置有油管,所述工作箱的一侧安置有副油泵。
优选的,所述主油泵呈垂直状安置于工作箱的内部,且主油泵与连接管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有防护罩、凸块和凹槽,所述防护罩的底部设置有凸块,且凸块的外壁安置有凹槽,所述防护罩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防护罩通过凸块与凹槽构成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正源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正源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1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