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废玻璃纤维制作短切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4244.8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孙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杰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218 | 分类号: | D04H1/4218;D04H1/587;D04H1/655;D04H1/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1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制作 短切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废玻璃纤维制作短切毡的装置,包括顺序相接的:纤维短切机、成网机、沉降均化段、施胶段、烘干段、冷压固化段和收卷段;通过成网机和沉降均化段结构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废玻璃纤维分散的均匀性,通过施胶段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施胶的均匀性,通过施胶段、烘干段和冷压固化段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短切毡的均匀性和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废玻璃纤维制作短切毡的装置,有效解决了废玻璃纤维难分散、均匀性差等问题,将废玻璃纤维得到有效利用,所得短切毡的均匀性好,不仅大幅度节约了短切毡的原料成本、经济效益好,而且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玻纤行业的废丝处理环保问题,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废玻璃纤维制作短切毡的装置,属于废玻璃纤维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废玻璃纤维是玻璃纤维生产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工业尾料,这种固体废弃物正常的产生量大概要占到玻璃纤维总产量的10%~15%。
现有技术中,由于废玻璃纤维易团聚,难分散,均匀性差,因此,一直以来多采用土地深埋的处理方式,但这会对土地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深埋这种方式已经明显不再可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玻璃纤维制作短切毡的装置,有效解决了废玻璃纤维难分散、均匀性差等问题,将废玻璃纤维得到有效利用,所得短切毡的均匀性好,不仅大幅度节约了短切毡的原料成本、经济效益好,而且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玻纤行业的废丝处理环保问题,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废玻璃纤维制作短切毡的装置,包括顺序相接的:纤维短切机、成网机、沉降均化段、施胶段、烘干段、冷压固化段和收卷段;
沉降均化段包括第一循环输送网、输送管、均压室和沉降风机;输送管一端宽度与第一循环输送网宽度相等、且与第一循环输送网底部相接,输送管另一端与均压室一端连通;沉降风机与均压室另一端连通;
施胶段包括第二循环输送网和依次设在第二循环输送网上方的撒粉装置、水剂喷洒装置和乳剂喷洒装置;第二循环输送网下方依次设有粉剂回收装置、水剂回收装置和乳胶回收装置,粉剂回收装置与撒粉装置相对设置,水剂回收装置与水剂喷洒装置相对设置,乳胶回收装置与乳剂喷洒装置相对设置;撒粉装置和水剂喷洒装置之间的第二循环输送网上设有电动振动器;
烘干段包括烘干室和第三循环输送网,烘干室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三循环输送网的始端位于烘干室的进料口,第三循环输送网的终端位于烘干室的出料口;
冷压固化段包括支撑面和循环水式冷压辊,循环水式冷压辊有三对,每对循环水式冷压辊的两个循环水式冷压辊均相对设在支撑面的上下两侧;第一循环输送网、第二循环输送网、第三循环输送网和支撑面依次相接。
上述循环输送网为通过闭合输送网的循环滚动,可带动循环输送网上物料向前流动。各段用于安置的支架等的设置使用现有技术即可。
上述沉降均化段能保证第一循环输送网的每一个孔都有均匀的风量通过,保证了毡片整个宽度上纤维的均匀分布,沉降风机,优选参数:流量14350M3/H,全压1800Pa,转速1450转/分。
一种废玻璃纤维制作短切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利用纤维短切机将废玻璃纤维切短为5±2cm的长度;
2)将步骤1)所得物料利用成网机成网后,在沉降均化段沉降成型;
3)将步骤2)所得物料在施胶段施胶、烘干段烘干,烘干采用热风循环加热方式,烘干温度为180-230℃,烘干时间70-14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杰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杰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4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水型人行道路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吸附式双头球旋转棍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