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置结构、发动机总成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51659.X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8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健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置 结构 发动机 总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悬置结构、发动机总成及汽车,该悬置结构包括第一压板(1)、第二压板(2)以及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压板(1)和所述第二压板(2)之间的第一减震块(3)、安装板(4)和第二减震块(5),所述第一压板(1)和所述第二压板(2)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块(5)上设有附加端(51),所述附加端(51)伸入所述第一减震块(3)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减震块(3)接触。本实用新型悬置结构的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接触,一方面采用分级抗震,更好地实现吸振、隔振和降噪,另一方面两个减震块相互接触能够使得同频的振动先抵消再由减震块吸收,减震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置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置结构。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含该悬置结构的发动机总成。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含该发动机总成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噪声与振动一直是汽车的难点问题,因商用车载荷远大于乘用车,所以噪声与振动问题尤为突出,严重的影响乘坐舒适性。悬置是减少振动冲击的重要部件,悬置不仅是一种连接装置,其刚度、阻尼特性也影响整个系统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特性。当今NVH性能已成为汽车用户越来越关注的性能,它要求汽车的发动机悬置系统有较好的减振性能,不但要保证其自身的强度,不能出现锈蚀、破损等现象,而且不能出现异响等不正常的声音。
目前汽车发动机悬置结构一般由橡胶软垫、骨架、定位销、盖板、紧固螺栓组成,定位销固定在车身纵梁上,安装时起定位作用。如图1所示,左前纵梁与悬置安装结构由蓄电池与纵梁搭接安装结构、悬置与纵梁搭接安装结构、变速箱与悬置搭接安装结构、悬置安装点、悬置本体、纵梁本体、安装螺栓组成。传统悬置结构采用两安装点与纵梁螺接,同时悬置本体设计有蓄电池安装结构,此蓄电池安装结构为单一安装点,需要在纵梁增加一处蓄电池安装支架。为了安装连接可靠,该结构需要悬置本体具有较大的厚度,导致悬置结构重量较大,并且该结构采用单个橡胶件作为独立减震力学元件,由于橡胶件在高、低温环境下易老化、耐腐蚀性能较差,零件易磨损,汽车长期行驶后,力学性能变化大,将直接影响汽车减振降噪性能,从而影响整车质量以及零部件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文献CN104773058A公开了一种汽车悬置机构,包括连接螺杆,依次套装于连接螺杆的上盖板、上金属橡胶弹簧、上安装座、中安装板、下安装座、下金属橡胶弹簧和下盖板;连接螺杆的杆体依次设有安装部、凸肩和套装部,下盖板通过紧固件与套装部的末端相连;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分别与中安装板的两面相连接,上盖板和上金属橡胶弹簧依次卡压在凸肩和上安装座之间,下金属橡胶弹簧卡压在下盖板和下安装座之间;上金属橡胶弹簧的高度是下金属橡胶弹簧高度的1/2~1/3。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和阻尼性能,具有耐高/低温、耐腐蚀、不易老化、不惧怕辐射环境等特性,采用分级抗震,可更好地实现吸振、隔振和降噪,提供的抗压和抗拉能力可精确匹配实际行驶工况。但是两个金属橡胶弹簧相互独立,分别抗震,各自都需要吸收很大的振动,使用寿命仍然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悬置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吸收发动机启停振动,不仅减震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长。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该发动机总成的悬置结构能够有效吸收发动机启停振动,不仅减震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的悬置结构能够有效吸收发动机启停振动,大大提升NVH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悬置结构,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的第一减震块、安装板和第二减震块,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1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