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拉延模利用压机顶杆顶料的顶升抬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4839.2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8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谢衡;梁晓君;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普什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拉延 利用 压机顶杆顶料 顶升抬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抬料机构,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拉延模利用压机顶杆顶料的顶升抬料机构,属于模压成型工艺装备附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既适用于自动生产线又适用于手动生产线连续生产作业的用于拉延模利用压机顶杆顶料的顶升抬料机构。所述的顶升抬料机构包括安装组件、抬料杆和顶接在该抬料杆下端的二级顶杆,所述的二级顶杆和所述的抬料杆分别通过所述的安装组件活动的布置在拉延模压机的模具中,所述顶升接续杆的下端与拉延模压机的顶杆顶接;合模过程中坯料的中间部位通过所述二级顶杆传递的顶杆的顶升力在所述抬料杆的配合下顶升致设定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升抬料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拉延模利用压机顶杆顶料的顶升抬料机构,属于模压成型工艺装备附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公司某项目中的产品具有压边圈中空面积较大的特点,从而使零件的刚度低,零件放到压边圈上有塌陷的情况,严重时影响产面的成型性。为解决板料塌陷情况,在分体凸模上废料区域设置抬料机构,实现板料不塌陷,成型良好。否则只能通过加大板料增加压边圈上板料接触面积来解决。
例如其中一种产品,零件高低差有177mm,压料面宽度45mm,在AutoForm中分析时零件中部成型过程中出现板料塌陷引起零件起皱现象。
为了解决板料塌陷,目前行业内通用的设计思路是采用汽缸抬料机构。
工作原理为,放板料时,汽缸顶起抬料块,板料支撑在压边圈和抬料块上,板料无塌陷。压边圈闭合后,汽缸缩回,上模闭合,零件成型。这种汽缸抬料机构机构包括分体凸模、浮顶块组件、浮顶块型面、导向块、汽缸、调整垫片以及下模座。
虽然采用汽缸抬料机构可以实现抬料,但此机构只局限于压机是自动生产线的情况,能通过自动调节汽缸顶起时序。如果是手动线,生产工人无法通过手动切换气路来配合压机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适用于自动生产线又适用于手动生产线连续生产作业的用于拉延模利用压机顶杆顶料的顶升抬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拉延模利用压机顶杆顶料的顶升抬料机构,所述的顶升抬料机构包括安装组件、抬料杆和顶接在该抬料杆下端的二级顶杆,所述的二级顶杆和所述的抬料杆分别通过所述的安装组件活动的布置在拉延模压机的模具中,所述二级顶杆的下端与拉延模压机的顶杆顶接;合模过程中坯料的中间部位通过所述二级顶杆传递的顶杆的顶升力在所述抬料杆的配合下顶升致设定位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导套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二级顶杆的中下部通过所述的限位结构活动的安装在所述的模具中,所述二级顶杆的顶部和所述抬料杆的中下部通过所述的固定导套结构活动的布置在所述的模具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一组限位块,所述的固定导套结构包括一副导套和一组固定块,所述二级顶杆的中下部通过所述的限位块活动的安装在所述的模具中,所述二级顶杆的顶部和所述抬料杆的中下部套接在所述的导套中,所述的导套通过所述的固定块固装在所述的模具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顶升抬料机构还包括复位组件,顶升至高处的抬料杆通过所述复位组件的配合在开模过程中回复至原位。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复位组件至少包括套接在所述抬料杆上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套接在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的二级顶杆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复位组件还包括弹簧锁紧件,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通过所述的弹簧锁紧件与所述的限位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普什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普什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4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温度试验箱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模具上的导正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