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4793.2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士明;王燕;何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凤婷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便携式 平面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包括不透光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光源系统和透明容器,透明容器包括一个透明的侧平面,用于安装荧光膜,透明容器内装载有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镜头,外壳为长方体结构,镜头贯穿透明容器并延伸至外壳外部的正面,镜头两侧设有匀光片,外壳外部的后面设有数据接口,外壳内部的设有电源和电路板,外部设有可拆卸支架。本实用新型实现沉积物和湿地土壤指标的多参数同步和时空高分辨检测比较真实地反映环境介质中物质的分布信息,从而更好地反映沉积物的实际污染程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模拟研究或移动到室外现场研究,装置轻巧、可折叠易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治理我国水环境问题中,沉积物和湿地土壤一直是水生态环境的重点研究对象。其信息的准确获取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工作。传统方法采集沉积物混合样品或柱状样,然后进行各种表征和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误差大,操作过程也很繁杂。
平面光极技术(Planar Optrode,PO)主要通过PO传感膜,在激发光源照射下传感膜上的荧光染料产生光致发光,荧光染料与待测物质接触后光学性质会发生改变,利用相机或其他感光元件捕获传感膜与待测物质接触前后的光学图片,根据光学性质的改变来量化待测物质的含量和二维空间分布信息。由于沉积物-水界面的特殊性,目前平面光极检测技术虽然在检测数据上比较精确,但是仪器的安装和携带都比较繁杂,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常需要携带仪器以进行现场检测,所以仪器的便携易移动成为该类技术检测的器材创新升级的研究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便携式平面光极检测仪,包括不透光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光源系统和透明容器,光源系统包括LED激发光源,透明容器包括一个透明的侧平面,该透明的侧平面内壁用以安装荧光膜,透明容器内装载有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镜头,镜头包括滤光片、匀光片和透镜组,外壳为长方体结构,镜头贯穿透明容器并延伸至外壳外部的正面,镜头两侧对称设有长椭圆形的匀光片,外壳外部的后面设有数据接口,外壳内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电源和电路板,外壳外部的底面设有可拆卸支架。
进一步的:光源系统包括不同波段的LED激发光源。
进一步的:数据接口设有三个,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均为三种结构不同的数据接口。
进一步的:外壳底部固定设有底座,底座下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铰接底座,另一端旋转连接支架。
进一步的:支架包括三相头和三个相同结构的支撑脚,三相头上端旋转连接连接件,侧面圆周均接三个支撑脚。
进一步的:三个支撑脚底端皆套设有防滑耐磨硅胶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合光化学传感膜与荧光成像技术,获取水体、沉积物、土壤以及植物根际O2、pH以及CO2等物理化学参数的二维分布及动态,实现沉积物和湿地土壤指标的多参数同步和时空高分辨检测,比较真实地反映环境介质中物质的分布信息,从而更好地反映沉积物的实际污染程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模拟研究或移动到室外现场研究,装置轻巧、可折叠易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4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