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1890.6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7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泊宪;王子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旭;曹正建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前叉 | ||
一种自行车前叉,包含一前叉上管、一第一叉脚、一第二叉脚以及一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第一叉脚设置于前叉上管的一端;第二叉脚设置于前叉上管设置有第一叉脚的一端;第二叉脚具有一容置空间;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第二叉脚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由于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第二叉脚的容置空间而未外露于第二叉脚,使得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不易被碰撞损坏,并且使得自行车前叉具有美观的外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叉,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前叉。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逐渐重视健康与娱乐并重的生活,透过骑乘自行车来达到运动及休闲的目的越来越普遍。为了增加骑乘的安全性,无论是适用于登山或竞速的高阶自行车,或是仅休闲娱乐用途的低阶自行车,皆有车种加装防锁死刹车系统。
然而,防锁死刹车系统造价不菲,大多仅固定于自行车的车轮旁,容易被碰撞损坏。此外,外露的防锁死刹车系统亦会影响自行车的外观,使得自行车的设计线条不够流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藉以避免防锁死刹车系统外露,进而避免防锁死刹车系统被碰撞损坏以及影响自行车外型美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车前叉,包含一前叉上管、一第一叉脚、一第二叉脚以及一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第一叉脚设置于前叉上管的一端。第二叉脚设置于前叉上管设置有第一叉脚的一端。第二叉脚具有一容置空间。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第二叉脚的容置空间。
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包含:
一前叉上管;
一第一叉脚,设置于该前叉上管的一端;
一第二叉脚,设置于该前叉上管设置有该第一叉脚的一端,该第二叉脚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
一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至少部份地设置于该第二叉脚的该容置空间。
该第二叉脚更具有一侧壁面以及一开槽,该侧壁面围绕该容置空间,该开槽位于该侧壁面上并且连通该第二叉脚的该容置空间,该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设置于该第二叉脚的该容置空间内而未显露于外。
该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更包含一本体件以及一底座件,该本体件设置于该底座件,该底座件固定于该第二叉脚的该侧壁面。
该本体件与该底座件为紧配配置。
底座件藉由螺丝锁附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二叉脚的该侧壁面。
该本体件更包含一油压调节缸,该油压调节缸具有彼此连通且相对的一入油通道以及一出油通道。
该本体件更包含一第一油管组装体以及一第二油管组装体,该第一油管组装体设置于该油压调节缸并连通该出油通道,该第二油管组装体设置于该油压调节缸并连通该入油通道。
该本体件更包含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于该油压调节缸与该第二油管组装体之间。
该本体件更包含一固定套,该固定套设置于该电路板与该第二油管组装体之间。
该本体件更包含一防水盖,该防水盖设置于该油压调节缸远离该第一油管组装体的一侧,并抵靠该固定套远离该电路板的一侧。
该第二叉脚的该开槽用以供一油管通过。
该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用以连接一刹车卡钳。
该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设置于该前叉上管与该刹车卡钳之间。
该防锁死刹车机构总成设置于一避震单元与该刹车卡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1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浮动磨头及卡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杀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