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拥堵智能变时红绿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6205.2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2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鸿志;田存伟;姚继康;曹银杰;张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董红娟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拥堵 智能 红绿灯 装置 | ||
1.一种防拥堵智能变时红绿灯装置,包括路面主体(1)、支撑架(2)以及红绿灯灯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安设于所述路面主体(1)一侧,所述红绿灯灯箱(3)安设于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路面上安设有车流监测结构,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红绿灯灯箱(3)之间安设有辅助固定结构;
所述车流监测结构包括:限位保护部、信号监测部以及信号控制部;
所述限位保护部安设于所述路面主体(1)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架(2)一侧,所述信号监测部安设于所述限位保护部内,所述信号控制部安设于所述支撑架(2)上、且与所述信号监测部以及红绿灯灯箱(3)相连接;
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卡固式连接部以及太阳能供电部;
所述卡固式连接部安设于所述支撑架(2)上、且与所述红绿灯灯箱(3)相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部安设于所述卡固式连接部上、且位于所述红绿灯灯箱(3)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拥堵智能变时红绿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保护部包括:第一固定架(4)、第二固定架(5)、第一防护栅板(6)以及第二防护栅板(7);
所述路面上开设有第一矩形槽(15),所述第一矩形槽(15)与所述支撑架(2)之间的距离为50米,所述第一固定架(4)安设于所述第一矩形槽(15)内,所述第一防护栅板(6)扣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4)上,所述路面上开设有第二矩形槽(15),所述第二矩形槽(15)与所述支撑架(2)之间的距离为10米,所述第二固定架(5)安设于所述第二矩形槽(15)内,所述第二防护栅板(7)扣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拥堵智能变时红绿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监测部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8)以及第二光电传感器(9);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8)安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4)内、且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8)的探测端垂直向上、并与所述车流行进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安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5)内、且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探测端垂直向上、并与所述车流行进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拥堵智能变时红绿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部包括:控制箱(10)、RS48通信模块(11)、单片机(12)以及WIFI模块(13);
所述控制箱(10)安设于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RS48通信模块(11)安设于所述控制箱(10)内、且与所述红绿灯灯箱(3)相连接,所述单片机(12)安设于所述控制箱(10)内、且位于所述RS48通信模块(11)一侧,所述WIFI模块(13)安设于所述控制箱(10)内、且位于所述单片机(12)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拥堵智能变时红绿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式连接部包括:承载板(14)、矩形槽(15)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紧固螺栓(16);
所述承载板(14)安设于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矩形槽(15)安设于所述承载板(14)上,所述红绿灯灯箱(3)安设于所述矩形槽(15)内,所述矩形槽(15)侧壁上开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螺纹孔,两对所述紧固螺栓(16)分别螺旋安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且与所述红绿灯灯箱(3)侧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拥堵智能变时红绿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部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7)以及太阳能蓄电池(18);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7)安设于所述承载板(14)上、且位于所述红绿灯灯箱(3)一侧,所述太阳能蓄电池(18)安设于所述承载板(14)下方、且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62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建筑安装用穿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点灯效果均匀的汽车信号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