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4701.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7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吕金庆;杨晓涵;温信宇;李紫辉;李季成;刘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D7/06 | 分类号: | B26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切块 夹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该机构包括机架、上夹持辊、下夹持辊、轴承座,上夹持辊由上左挡板、上右挡板、上夹持辊轴、上橡胶外皮组成,下夹持辊由下左挡板、下右挡板、下夹持辊轴、下橡胶外皮组成,上夹持辊与下夹持辊两端均安装轴承座,轴承座与机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主要配合输送装置和定刀机构,通过夹持装置给种薯的推动力完成切种工作,且安装位置可调节,适应各种大小种薯的切种工作。该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可提高切块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通用性和稳定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四大主粮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薯投入是马铃薯种植最大生产成本之一,釆用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种薯切块效率,而且可以显著降低人力成本。我国切块机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现有切块机技术大多采用一次性切块,切块后种薯体积不一,所以研究一种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对一次切种后体积仍然过大的薯块进行夹持推动,辅助定刀机构进行横向二次切割,提高切块质量,降低人力成本,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对实现马铃薯种薯切块的自动化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针对现有切块机技术大多采用一次性切块,切块后种薯体积不一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该机构可辅助定刀机构进行横向二次切割,提高马铃薯种薯的切种质量,促进马铃薯种薯切块的自动化,进而提高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由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上夹持辊、下夹持辊、轴承座构成,上夹持辊安装在机架上端,下夹持辊安装在机架上,位于上夹持辊下方;整个机构安装在马铃薯切块机后端,配合输送装置和定刀机构将种薯进行二次切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上夹持辊由上左挡板、上右挡板、上夹持辊轴、上橡胶外皮组成,下夹持辊由下左挡板、下右挡板、下夹持辊轴、下橡胶外皮组成,上夹持辊与下夹持辊两端均安装轴承座,轴承座与机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整体由螺栓连接在机架上,在机架上开有长孔,可根据需要夹持种薯的体积来调节上夹持辊与下夹持辊的安装位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安装在马铃薯切块机机架后端,可对已经进行一次切种后薯块体积仍然过大的薯块进行夹持推动,配合输送装置和定刀机构将种薯进行二次切块,并且可根据薯块大小调整其安装位置,提高切种质量。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的研究对实现马铃薯种薯切块的自动化、保障良好的切种效果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马铃薯切块机上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夹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夹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左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左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下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机架1;上夹持辊2;下夹持辊3;轴承座4;上夹持辊轴5;上左挡板6;上橡胶外皮7;上右挡板8;下夹持辊轴9;下左挡板10;下橡胶外皮11;下右挡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4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内科临床用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X光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