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5831.6 | 申请日: | 201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彦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印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4 | 分类号: | B25J19/04;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面部 识别 功能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上端设置有机台,所述机台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机台的表壁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机台的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分别与摄像头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机台的侧壁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上安装有第一栏杆,所述第一栏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本装置可以识别来访者的身份,无需来访者进行刷卡操作,且稳定性高、难仿冒,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具体为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门禁的主要作用是让符合要求的人进入到内部,而不符合要的人被阻挡在外部,从而起到安全的作用。现有的门禁一般使用IC卡作为门禁卡,或是在确认身份后由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人为控制开启或关闭智能门。但是该方法检测方式单一,只能通过检测IC卡,不能通过其他方式进出门岗,因此需要随身携带IC卡,若IC卡丢失或忘记携带,则原持卡人无法打开智能门,而拾得IC卡的陌生人可以随意使用,安全性差,可靠性低。此外,现有的智能门禁很容易造成陌生人跟随着已确认身份的人员进入或离开,进一步降低了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机器人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上端设置有机台,所述机台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机台的表壁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机台的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分别与摄像头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机台的侧壁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上安装有第一栏杆,所述第一栏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栏杆中部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二栏杆和第三栏杆,所述第二栏杆和第三栏杆均与第一栏杆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机台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图像识别模块和互联网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台内设置控制器,在机台表面设置摄像头,且将控制器与电机和机台内的人脸识别装置连接,使得本装置可以识别来访者的身份,无需来访者进行刷卡操作,且稳定性高、难仿冒,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与第一栏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机台;3-控制器;4-摄像头;5-人脸识别装置;6-壳体;7-电机;8-安装套;9-第一栏杆;10-支撑杆;11-连接杆;12-第二栏杆;13-第三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印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印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5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催化管外侧面打磨成型装置
- 下一篇:数控机床防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