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开关装置、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9316.7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航;陆建东;马慧玲;葛燕妮;朱瓒;陈利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8 | 分类号: | H03K17/78;F21V2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汪丹琪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装置 照明 系统 | ||
一种光开关装置、照明系统,属于光开关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弹簧开关,反射镜,传输光纤,倏逝波模块,光纤接头插芯,光纤上、下固定板;传输光纤经倏逝波模块连接光纤接头插芯,光纤接头插芯容置于光纤上、下固定板之间,光纤上、下固定板两者的前端未封闭而形成有开口;光纤接头插芯正对开口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当弹簧开关未被按下时,光线经光纤接头插芯向开口处射出;反射镜设于弹簧开关底部且设于光纤上固定板其靠近开口的位置;当弹簧开关被按下时,反射镜封闭开口,光线经由光纤上、下固定板与反射镜三者形成的密闭空间返回传输光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易燃易爆物储藏空间的断电,材料更节约,结构更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开关装置、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光回路开关结构是基于电开关的方式,但对于开关的应用环境不同,上述光回路开关在应用时会有很多困难和要求。如,易燃易爆物储藏的仓库,电火花容易造成爆炸。粉尘、潮湿对开关造成短路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应选用密闭性很高的开关装置。另外,开关外罩要考虑到防爆强度,以及电线引出头的防水、防潮、防爆性。
具体地,现有光回路开关结构分为直接型光纤开关、间接型光纤开关、普通型发射式开关。直接型光纤开关:两段对准连接的光纤,当手按下开关按钮时,阻隔片阻挡光路,光回路被阻断,光路不通,输出端控制电源断开;当手离开按钮时,光路又接通,这样,输出端就可检测到信号的变化,从而发出控制信号。间接型光纤开关:一条连续的光纤,当开关按下时,光纤发生变形,全反射条件被破坏,光纤输出光能量减少,这样检测装置就可送出控制信号,电源断开。总之,现有的光开关需要连接发光光源端,光纤长度需要更长,材料损耗大,安装更复杂。普通反射式开关,当未按按钮时,接收光纤可以接收到发射光纤发出的光信号,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之间的光路处于相通的状态,当按下按钮时,按钮上的反光片的使发射光发射回发射光纤,从而接收光纤将无法接收光信号,致使场所外的接收二极管没有接收到光信号,光路断开。
实用新型专利CN201820067352.2 公开了一种基于倏逝波的小型光纤传感系统,并具体公开了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光源模块、光纤耦合器、光纤探针、光学耦合系统、光电转换模块和采样模块;光源模块发出的激发光通过激发修饰在光纤探针上的荧光物质从而获得荧光信号,通过光纤耦合器以及光学耦合系统的信号光被光电转换模块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采样模块对数据进行采样及处理。该系统采用倏逝波实现对各种物质浓度(如pH值、金属离子浓度)准确的测量,但不能解决光回路开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开关装置、照明系统,实现了易燃易爆物储藏空间的断电,材料更节约,结构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开关装置,包括弹簧开关、反射镜、传输光纤、倏逝波模块、光纤接头插芯、光纤上固定板和光纤下固定板;传输光纤经倏逝波模块连接光纤接头插芯,光纤接头插芯置于所述光纤上固定板和所述光纤下固定板之间,所述光纤上固定板的前端和所述光纤下固定板的前端两者未封闭而形成有开口;所述光纤接头插芯正对所述开口设置且与所述开口具有一定距离,当弹簧开关未被按下时,光线经光纤接头插芯向开口处射出;所述反射镜设于所述弹簧开关底部且设于所述光纤上固定板其靠近开口的位置;当弹簧开关被按下时,反射镜封闭开口,光纤上固定板、光纤下固定板与反射镜三者形成密闭空间,光线自密闭空间返回传输光纤。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光作为照明媒体和光纤传输的优势,实现了易燃易爆物储藏空间的断电,材料更节约,结构更简单;利用倏逝波耦合,通过检测反射回来的荧光,接收光纤更短,更省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光纤包括用于传输激光的发射光纤,以及用于接收回光的接收光纤。
作为优选,所述倏逝波模块包括涂覆层、两个并行设于光纤包层内的倏逝波单元;所述倏逝波单元包括内层光密介质、外层光疏介质;两个倏逝波单元分别连接发射光纤和接收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9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