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印制板的编码器群组控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5256.9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4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东;袁小兵;曹之科;余兵;郭照新;李潮;员天佑;刘金;周小伟;虢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忠庆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印制板 编码器 控制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印制板的编码器群组控制板,包括:印制电路板PCB,其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差分型测量用编码器群组进行连接的编码器控制接口,以及用于与运动控制器或终端连接的通讯接口;其中,所述PCB上还设置有多个串接、且分别与编码器控制接口连接的编码器模块;所述编码器模块通过与其串接的通信耦合器模块进而与通讯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印制板的编码器群组控制板,其能够基于PCB板所提供的接插件接口,实现总线通讯、外部接口,一块控制板与多个编码器(即编码器群组)实现通信,同时控制板通过PCB上提供的接插件与外部差分输入编码器实现快速连接,接线质量可控,工程整体质量能大幅度提升,进而保证工程进度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状态位置获取的控制板。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大规模运动控制系统设备位置获取情况下使用的具有辅助功能的基于印制板的编码器群组控制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规模运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大多采用接线端子连接元器件,进一步地还需要结合人工完成接线操作。
其缺点在于,整个大规模运动系统的组建,通常还需要对设备的位置进行获取,以便于对各设备进行识别,便于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切换,故需要通常在设备位置设置对应的编码器进而对设备进行编码识别,故需要另外加线至控制系统,以使其完成数据的传输,而现有的接线方式,其虽然部分元器件通过接线端子实现了连接,但因编码器是与设备之间的数据线是两套,或者是需要新加编码器,故编码器的数据线连接以及与系统编码器控制模块的整合,还是需要通过工人的施工才能完成,而工人的接线质量(另如连接稳定性不够或接错)受人为因素和现场环境因素(设备太多,线缆太多)的影响较大,故其通常的接线质量具有不可控,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大规模控制系统的工程质量,而后期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排查整改,会使得整个工程的组建效率低下,影响工程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印制板的编码器群组控制板,其能够基于PCB板所提供的接插件接口,实现总线通讯、外部接口,一块控制板与多个编码器(即编码器群组)实现通信,同时控制板通过PCB上提供的接插件与外部差分输入编码器实现快速连接,接线质量可控,工程整体质量能大幅度提升,进而保证工程进度可控。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印制板的编码器群组控制板,包括:
印制电路板PCB,其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差分型测量用编码器群组进行连接的编码器控制接口,以及用于与运动控制器或终端连接的通讯接口;
其中,所述PCB上还设置有多个串接、且分别与编码器控制接口连接的编码器模块;
所述编码器模块通过与其串接的通信耦合器模块进而与通讯接口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PCB上还设置有与各编码器模块、通信耦合器模块连接的电源接口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通讯接口被配置为EtherCAT 100base TX以太网通讯接口;
所述通信耦合器模块将EtherCAT 100base Tx转化为EtherCAT E-Bus低压信号,其型号被配置为采用EJ1100;
各所述编码器模块的型号被配置为采用EJ5101,所述EJ5101是具有 2.54mm间距带机械定位功能的40针接插件;
所述EJ1100模块将转换后的EtherCAT E-Bus低压信号通过其上的 RX1+、RX1-、TX1+、TX1-引脚进行输出;
各所述EJ7041模块上设置有与RX1+、RX1-、TX1+、TX1-引脚进行串接的RX0+、RX0-、TX0+、TX0-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52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