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建造用拉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95005.0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吉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敏进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建造 拉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建造用拉线盒,包括壳体、底板以及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左右两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环形外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三个导向柱,所述第一转轴的环形外侧缠绕设置拉线,所述壳体下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后部转动连接转杆,所述转杆左右两端均固定传动板,两个所述传动板远离转杆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设置三个导向柱,所述第二转轴环形外侧开设螺旋凹槽,该设计通过添加三个导向柱将第一转轴分成四个部分更加有序的排列拉线,本实用新型防卡线、使用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船舶建造用拉线盒,属于拉线盒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过程中,焊接产生的焊接应力和热量不可避免的使船体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在对变形位置进行校正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结构变形数值,对变形情况进行了解后才可以确定校正方法,一般采用拉线盒拉线测量。
现有技术中,拉线盒测量结束回收拉线时,会出现拉线在拉线盒内缠绕堆结,产生卡线使拉线收不回拉线盒的现象,此时需要重新拉出线圈并收回拉线,才能收回拉线,使用时间久了会使拉线受损,既影响工作进度,又影响拉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建造用拉线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收线时拉线缠绕堆结的问题,该设计通过添加三个导向柱将第一转轴分成四个部分更加有序的排列拉线,本实用新型防卡线、使用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舶建造用拉线盒,包括壳体、底板以及拉线,所述壳体内部左右两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环形外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三个导向柱,所述第一转轴的环形外侧缠绕设置拉线,所述壳体下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后部转动连接转杆,所述转杆左右两端均固定传动板,两个所述传动板远离转杆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设置三个导向柱,所述第二转轴环形外侧开设螺旋凹槽,两个所述传动板下端均固定弹簧且弹簧下端固定在底板上端,两个所述弹簧设置在转杆以及第二转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端开设第一通孔,所述拉线的活动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壳体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延伸出壳体的一端固定挂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内部设置穿线套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右端穿过壳体右壁并与转把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环形外侧对称设置两个挡板且两个挡板之间设置三个导向柱。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后部边缘位置对称设置两个转杆固定板,所述转杆贯穿两个转杆固定板且转杆与两个转杆固定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环形外侧加工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的固定端固定在左侧的挡板以及左侧导向柱之间的第一转轴环形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舶建造用拉线盒,添加弹簧以及第一转轴,工作人员收线时,转动转把,使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缠绕在第一转轴环形外侧的拉线从第一通孔收入壳体内部,使拉线缠绕在第一转轴环形外侧,拉线在第二转轴的作用下,可被导入不同位置,防止拉线堆结,继续转动转把,直到拉线完全收回壳体内部,此时完全工作人员完成一次收线操作,该设计通过添加三个导向柱将第一转轴分成四个部分更加有序的排列拉线,本实用新型防卡线、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建造用拉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建造用拉线盒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敏进,未经吉敏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95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助设备用的工控板
- 下一篇:一种VTM机控制主板放置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