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9272.7 | 申请日: | 201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远;罗雯晔;裴蕾;马苁;钱震;杨超;尹代旺;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02C4/08;B02C4/28;B02C23/02;B02C23/14;B01D2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418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垃圾 清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车轮,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水腔、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第一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粉碎箱,分水腔与粉碎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一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上设置有助推机构,楔形块和分水腔连接有排水机构,第二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出料仓,出料仓上设置有提升机构,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清理车在水中清理垃圾时边清理边除去垃圾中的水,减轻垃圾的重量,而且可以将分离后的水统一排出,防止潮湿的垃圾腐烂而影响环境,同时粉碎压缩后的垃圾可以增大清理车的储存量,实现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湖泊垃圾的清理工作,主要是由工作人员驾驶小船用小网兜清理垃圾。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现有技术中的水中垃圾清理车,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不仅对打捞后的垃圾进行无法进行固液分离,容易增加清理车的重量,而且由于垃圾中残留的水分较多,容易造成腐烂,影响环境,同时夹带水的垃圾体积较大,容易占用垃圾存放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的技术方案,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清理车在水中清理垃圾时边清理边除去垃圾中的水,减轻垃圾的重量,而且可以将分离后的水统一排出,防止潮湿的垃圾腐烂而影响环境,同时粉碎压缩后的垃圾可以增大清理车的储存量,实现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陆两用垃圾清理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车轮,车体的后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三叶桨,三叶桨连接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车体内,车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室和驱动箱,驱动箱的外侧设置有护栏,其特征在于:三叶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水腔、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第一储料仓位于分水腔与第二储料仓之间,第一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粉碎箱,粉碎箱的顶面上设置有防护棚,分水腔与粉碎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粉碎箱内设置有粉碎腔,粉碎腔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粉碎辊,粉碎辊连接驱动箱,第一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上设置有助推机构,楔形块和分水腔连接有排水机构,第一储料仓与第二储料仓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料门,第二储料仓的上方设置有出料仓,出料仓上设置有第二出料门,出料仓上设置有提升机构,出料仓的顶面上设置有顶盖,顶盖的两侧设置有太阳能板,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通过防护网的设计,可以对三叶桨进行保护,防止水中的垃圾缠绕在三叶桨上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安全性,防止清理车在路面上行驶时造成安全隐患,第二输送机构可以将从水中打捞的垃圾输送至分水腔内,经分水腔将水分离后减轻垃圾的重量,再通过第一输送机构输入粉碎箱内,经粉碎腔中的粉碎辊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并掉入第一储料仓内进行存储,防护棚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粉碎时产生的碎屑飞出,楔形块可以将粉碎后的垃圾导向一侧,便于将垃圾中的水分流入排水机构,通过排水机构可以将过滤后的水统一排出,减轻垃圾的重量,第一储料仓内的垃圾可以在助推机构的作用下经第一出料门进入第二储料仓内进行存储,直至清理完毕后,将清理车驶入垃圾处理中心,通过提升机构将第二储料仓内的垃圾提升至出料仓,经第二出料门使垃圾送出,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太阳能板可以为清理车提供电能。
进一步,分水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第一过滤网的顶面上靠近第一输送机构端部设置有导向板,通过第一过滤网可以将打捞后的垃圾进行固体与液体的一次分离,导向板可以使掉入分水腔内的垃圾直接掉入第一输送机构上,提高垃圾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第一电机,输送带固定连接在分水腔和粉碎腔之间,输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弧形导板,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车体内,第一电机通过皮带连接输送带上的主动辊,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主动辊旋转,进而带动输送带匀速移动,通过输送带上的弧形导板将垃圾推入粉碎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未经刘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9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CR脱硝系统
- 下一篇:一种遮光效果好的薄膜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