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9408.6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荣信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11/1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 机油 工装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工装夹具,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气缸、第二液压气缸、第三液压气缸、第四液压气缸和第五液压气缸,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安装时,只需将油底壳安装在定位座上,并通过弹性定位菱销和铰链长销对其进行定位,再利用粗细限位座对其进行限位以及利用压紧块将其压住,便可实现油底壳的装夹,该过程中,油底壳安装的时间短,安装效率高以及人工支出少,人工成本降低;而且,在重复安装时,弹性定位菱销、铰链长销、限位座以及压紧块均不会对其造成损伤,从而有效保证了油底壳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油底壳支架属于汽车发动机的其中一个部件,它的良好装夹是重要的一道工序,安装不好对其性能及使用寿命都会带来影响。现有技术是人工手动用扳手拧螺栓的方式对油底壳进行装夹,导致油底壳安装的时间较长,安装效率低下,以及人工成本较高;另外,重复安装油底壳加工时,由于依然采用扳手拧螺栓的方式,难免会在再次安装时损伤到油底壳(压伤油底壳的表面或者损伤定位孔),导致油底壳的质量下降,并影响油底壳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工装夹具,该油底壳工装夹具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台尾座,所述转台尾座内安装有第一进出油管,所述底座的顶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台头架,所述转台头架内安装有第二进出油管,所述底座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气缸、第二液压气缸、第三液压气缸、第四液压气缸和第五液压气缸,所述第一液压气缸、第二液压气缸、第三液压气缸、第四液压气缸和第五液压气缸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压紧块、第二压紧块、第三压紧块、第四压紧块和第五压紧块,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一压紧块、第二压紧块、第三压紧块、第四压紧块和第五压紧块的压紧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第三支承座、第四支承座和第五支承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二液压气缸与第三液压气缸之间安装有第一定位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四液压气缸与第五液压气缸之间安装有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性定位菱销,所述第二定位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弹性定位菱销,所述底座的顶面且第一液压气缸的右侧分别安装有第三定位座和第四定位座,所述第三定位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铰链长销,所述第四定位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二铰链长销。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一液压气缸与第二液压气缸之间安装有第一细限位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一定位座与第三液压气缸之间安装有第二细限位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四液压气缸与第二定位座之间安装有第三细限位座;通过设有细限位座,能够有效对油底壳的外缘边壳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三液压气缸与第四液压气缸之间安装有粗限位座;通过设有粗限位座,能够有效对油底壳的主部位外缘边壳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二液压气缸与第三液压气缸之间安装有第一防跌压块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五液压气缸与第二定位座之间安装有第二防跌压块座,所述第一防跌压块座和第二防跌压块座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防跌压块和第二防跌压块;通过设有防跌压块,能够有效压住油底壳,防止油底壳在加工时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且位于第五液压气缸与第二防跌压块座之间安装有浮支座,所述浮支座的顶部连接有浮支头。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多个冲水喷头,所述冲水喷头均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通过设有多个冲水喷头,能够对各液压气缸进行有效的降温,从而保证各液压气缸正常的工作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荣信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荣信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9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