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77266.X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为宁;刘金鹏;刘伟;朱新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余永莉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风特征结构,所述分风特征结构将所述壳体分隔成第一空气通道和第二空气通道;以及第一导风元件,被设置为调节第一空气通道和第二空气通道的流量比;所述第一导风元件包括一对联动转动的第一导风叶片A和第一导风叶片B。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破坏仪表板整体美观的前提下实现更大范围风向调节的出风结构,通过分风特征结构实现对空气流出口的空气通道的划分,结合第一导风元件实现空气通道流量的控制,以及吹风方向的改变,使得风向调节范围更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厢内部为了促进空气流通,或用于调节车厢内的温度,经常会在仪表板上设置出风口。现有出风口在外观上大多呈栅格状,并采用两组导风叶片调节风向,这样的结构不仅影响出风口的造型,破坏了仪表板的整体性,同时其调风范围也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风结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出风口结构破坏仪表板的整体性,同时其调风范围也有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风特征结构,所述分风特征结构将所述壳体分隔成第一空气通道和第二空气通道;以及第一导风元件,被设置为调节第一空气通道和第二空气通道的流量比;所述第一导风元件包括一对联动转动的第一导风叶片A和第一导风叶片B。
优选地,所述分风特征结构具有“V”形横截面,当第一导风元件转动到极限位置,所述第一导风叶片A和所述第一导风叶片B中的一个与所述分风特征结构的“V”形横截面的顶端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空气通道中的一个关闭。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叶片A和第一导风叶片B通过电机驱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叶片A和第一导风叶片B分别设有一特征轴头,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一特征槽,所述特征轴头在所述特征槽内移动以限定所述第一导风元件的极限位置。
优选地,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二导风元件,所述第二导风元件垂直于所述第一导风元件的延伸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分风结构特征包括第一分风结构特征和第二分风结构特征,第一分风结构特征和第二分风结构特征分别设置于第二导风元件的不同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风特征结构还包括朝向壳体的空气流出口设置的饰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在于,首先,通过分风特征结构实现对空气流出口流出的气流方向的划分,结合第一导风元件实现风道流量的控制,以及上下吹风方向的改变,使得风向调节范围更大;其次,结合相对第一导风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二导风元件,进一步实现出风结构的左右吹风方向的改变;再次,由于避免了格栅结构的使用,而采用了占用面积较小的空气流出口,使得仪表板的整体美观性基本不受影响,整体造型美观大方。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破坏仪表板整体美观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风向调节的出风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出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出风结构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如图1所示出风结构从空气流入口往空气流出口方向观察而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图1所示结构基础上去除一半壳体之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左导风叶片分别与电机和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如图1所示出风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77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计量电源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乳酸亚铁口服液生产用罐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