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酵母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9596.4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6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邑鸿善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王甜 |
地址: | 4549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氨基 乙酰 丙酸 酵母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体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酵母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及置物架,培养箱上设置有温湿度探头,培养箱的侧壁设置有电加热板及灭菌灯,培养箱底部的中心固定一立柱;置物架设置在培养箱内,置物架底部的中心与立柱的顶端铰连接,置物架底部设有摇动装置,摇动装置连接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对酵母菌培养环境进行灭菌、加热,为酵母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酵母菌产量;培养皿中的菌体与培养基一直保持良好的充分接触,提高菌体的生长速度,减小菌体的差异性,为后期生产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质量提供了保障;置物架、摇动装置与驱动机构三者相互配合,使置物架在培养箱中的摇动均匀平稳并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体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酵母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产过程中,酵母菌的培养是关键步骤,酵母菌是一种典型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但是自然酵母菌培养存在温度无法把控的问题且存在杂菌混入的问题,因此现有的酵母菌菌株在培养时,通常通过置物架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但是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菌体在生长过程中聚集,不能充分的接触培养基,造成部分菌体营养缺失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培养出的菌株存在差异,无法保证后期生产出来的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酵母培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酵母培养装置,包括通过架体固定在地面的培养箱及培养箱内的置物架,所述培养箱上设置有温湿度探头,所述培养箱的左侧壁、右侧壁上均设置有电加热板,培养箱的前侧壁、后侧壁上均设置有灭菌灯,培养箱底部的中心固定一立柱;所述置物架设置在培养箱内,置物架底部的中心与立柱的顶端铰连接,所述置物架底部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摇动装置,所述摇动装置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摇动装置对应的培养箱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弹性波纹片密封;
所述摇动装置包括连杆、转动盘、水平连接杆;所述水平连接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架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动盘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置物架底部的前端的对应侧铰连接,另一端从该侧弹性波纹片的中心穿过伸出培养箱外,并且与转动盘的边缘铰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转动轴;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转动轴的中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转动盘中心固定连接。
本装置的培养箱为酵母菌培养提供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灭菌灯对箱体内进行杀菌避免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混入,电加热板的加热可对箱体内提供适应的温度;置物架为菌体的培养皿提供放置的平台,置物架底部的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摇动装置,摇动装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使置物架进行均匀平稳的摇动,使置物架上的培养皿随之摇动,促进培养皿中菌体与培养基充分接触,避免菌体生长过程中的聚集,产生菌体差异性,具体的,转动电机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两端的转动盘随转动轴转动,转动盘边缘铰连接的连杆的一端随转动盘的转动也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连杆另一端铰连接的置物架随连杆的移动而发生前后不同程度的倾斜,由于两个连杆连接同一转动轴的两端,两个连杆做同步运动,因此置物架得以平稳的前后晃动。
优选的,所述置物架包括底板、四个支撑柱及多个水平放置的培养皿限位框,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四个角上,四个所述支撑柱围成的空间内上下均匀分布多个培养皿限位框,所述培养皿限位框的四角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柱固定连接。该处设置可增加培养皿的放置数量,且支撑柱不遮挡空间,灭菌灯及电加热板可对四个支撑柱围成的空间充分灭菌加热,提高培养箱的环境。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前侧壁及后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培养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置物架的支撑柱铰连接。该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置物架在晃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邑鸿善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邑鸿善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9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年人康复拐杖
- 下一篇:快捷式安装LED投光灯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