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65400.4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冲;赵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2/72;H01R13/60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地址: | 3141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充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PCBA板和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PCBA板电性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USB接口和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PCBA板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电池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用于对插移动终端,所述USB接口用于对接外部电源,以实现给所述移动终端充电的同时也能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供电,从而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也无需担心其储存电量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以及智能产品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长途旅行,游玩,出差过程中,几乎大家都有携带移动充电设备(例如充电宝)的习惯,消费者对于移动充电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满足小型化和个性化同时,对充电的需求的提高是移动充电设备的大势所趋,另外,外观也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因素。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充电宝只能用于充电,并且随着体积越来越小型化,本身充电宝的储存电量越来越难,一般给手机充满一次电,自己本身的电量也几乎快没了,自己也需要充电,这样的话当我们远途旅行和出差还需要带充电线给充电宝充电,确实会带来一些不便。
因此,急需设计出一种便于携带、克服储存电量低的移动充电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克服储存电量低的移动充电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充电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PCBA板和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PCBA板电性连接,所述移动充电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USB 接口和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PCBA板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电池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用于对插移动终端,所述USB接口用于对接外部电源,以实现给所述移动终端充电的同时也能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供电,所述插头和/或所述USB接口在引导机构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伸缩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下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的侧壁,所述上盖可相对所述侧壁旋转,所述上盖、下盖以及侧壁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PCBA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安装在所述下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插头和/或所述USB接口的伸缩移动过程中,所述插头或所述USB接口与所述PCBA板的电性连接或断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的槽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头和所述USB接口上的柱状体,当所述上盖相对所述侧壁旋转时,所述柱状体在所述槽部内滑动,并使得所述插头和 /或所述USB接口相对所述壳体伸缩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部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槽部相对所述上盖的轴线圆周对称。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板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点,所述插头具有导电端子,当所述插头移动至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接触时,所述插头与所述PCBA板电性连接,所述插头伸出所述壳体;当所述插头移动至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脱离时,所述插头与所述PCBA板断开,所述插头收缩至所述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SB接口滑动设置在所述PCBA 板上,所述PCBA板上设有第二导电触点,所述USB接口具有导电端子,当所述USB接口移动至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接触时,所述 USB接口与所述PCBA板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口伸出所述壳体,当所述USB接口移动至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脱离时,所述USB 接口与所述PCBA板断开,所述USB接口收缩至所述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为E75插头,或者为USB 插头。E75插头当不充电的时候可以伸缩在上下盖里面,不仅使产品更加美观,便于携带,也有利于保护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未经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65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旋转式补偿器
- 下一篇:一种多温区多联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