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警示、截污作用的收水井安全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405091.1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7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荆雨菲;宋艺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雨菲;宋艺楠 |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1F9/669;E01F9/615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李美英 |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警示 作用 水井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护、警示、截污作用的收水井安全罩,两个矩形上钢筋环间隔设置,在两个矩形上钢筋环下方间隔设置矩形底环,沿两个矩形上钢筋环和矩形底环的外周面,垂直间隔的焊接有数根长钢筋条,在两个矩形上钢筋环和矩形底环之间的数根长钢筋条外面,间隔的焊接有数个矩形中钢筋环,在矩形底环内周面上间隔焊接有数根短钢筋条,数根短钢筋条的底端焊接一圈矩形底下环构成底座;在两个矩形上钢筋环之间固定有数个警示灯。本收水井安全罩插入收水井井口,可防治因收水井篦打开而造成的人员坠落井内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不用派专人值守,节省防汛人力的投入。警示灯的设计,可有效的提醒行人及辆或提前绕行,避免掉入井内情况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护、警示、截污作用的收水井安全罩,在雨情来临前或雨中,安装于城市地道联篦收水井井篦上,起到防护、警示、截污作用。
背景技术
收水井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收水井通过连接管流人排水管渠。
根据以往防汛经验,小到中雨的情况下,防汛人员到达积水点,会及时清除收水井篦上的杂物,防止井篦被雨水冲刷下的树叶、塑料袋等杂物堵塞,影响雨水排除。大到暴雨时,市政部门将针对市政管辖范围内的低洼地,包括下穿隧道、立交桥、人行地下通道等进行重点防控,防汛人员会将重点部位的收水井篦揭开以利于排水,并在打开的井口上方摆放警示标志和专人值守,水退后立刻对井箅进行复位,确保安全。
传统的应急防汛预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防汛一线,排积水、清除井周边杂物、看护收水井、疏导来往车辆和行人,这样不仅消耗人力,而且严重威胁了防汛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况,为解决现有防汛应急抢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警示、截污作用的收水井安全罩,大到暴雨来临前或雨中,先将重点部位的收水井篦移除,再将收水井安全罩插入井口固定,收水井安全罩的格栅网,用于截留被雨水冲刷来的杂物,防止掉落井内造成淤积,格栅网以上安装的警示灯可有效提示司机、行人注意此处为收水井,危险,提示绕道行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护、警示、截污作用的收水井安全罩,包括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井安全罩还包括矩形底环、矩形底下环、矩形上钢筋环、矩形中钢筋环、长钢筋条和短钢筋条;
两个所述矩形上钢筋环间隔设置,在两个矩形上钢筋环下方间隔设置矩形底环,沿两个矩形上钢筋环和矩形底环的外周面,垂直间隔的焊接有数根长钢筋条,在两个矩形上钢筋环和矩形底环之间的数根长钢筋条外面,间隔的焊接有数个矩形中钢筋环,数根长钢筋条和数个矩形中钢筋环构成格栅网,在矩形底环内周面上间隔焊接有数根短钢筋条,数根短钢筋条的底端焊接一圈矩形底下环构成底座;
在两个矩形上钢筋环之间的前面及两侧面上或前、后面及两侧面上,固定有数个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防护作用,在大到暴雨来临前或雨中,本收水井安全罩插入收水井井口,可防治因收水井篦打开而造成的人员坠落井内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2、节省人力:在收水井打开排除雨水的同时,不用派专人值守,可以节省防汛人力的投入。
3、警示作用:检查井安全罩警示灯的设计,可有效的提醒行人、司机此处有收水井,危险,使车辆或行人提前绕行,避免掉入井内情况的发生。
4、截污作用:格栅网的结构设计,可截留被雨水冲刷来的杂物,防止杂物掉落井内造成淤积,影响雨水排除。 5、特殊底座的结构设计:可使收水井安全罩稳固于收水井井口上,可防止收水井安全罩因雨水冲击或大风造成的倾斜或倾倒的情况发生。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保障了防汛人员及行人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雨菲;宋艺楠,未经荆雨菲;宋艺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050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