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0924.3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滨;郭洁琼;李锦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活跃量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5/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东勤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电 特性 汽车驾驶员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包括固定在车体内的处理器、设置在方向盘上的正电极组件及第一负电极组件、设置在挂挡杆上的第二负电极组件;所述正电极组件包括绑带A、正电极片及导线A;所述第一负电极组件包括绑带B、第一负电极片及导线B;所述第二负电极组件包括绑带C、第二负电极片及导线C;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安装在车体内,由于开车过程中,驾驶员右手可能会放置在方向盘上,也可能放置在挂挡杆上,因此在方向盘及挂挡杆上均设置了负电极片,此时左手接触正电极片,右手接触任一负电极片,人体与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构成一回路,从而可以测得人体心率、阻抗等相应的生物电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动物、人体机体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将心电描记器的记录电极放在体表的任何两个非等点部位,都可记录出心电变化的图像,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双极导联,电极是用来提取人体各种生物电的金属导体,工作时,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上肢(L)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当L的电位高于R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当R的电位高于L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形。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心脑血管发病急,致命性强,但发病时如果能及时进行救治会大大减轻其危害,针对此特点市场上出现了一批用于检测心率的发展相对成熟的仪器设备,因此也诞生了一系列的车载心率监测装置,由于其属于车辆辅助设备,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及安装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关于车载心率监测装置应用性不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包括固定在车体内的处理器、设置在方向盘上的正电极组件及第一负电极组件、设置在挂挡杆上的第二负电极组件;所述处理器包括正极连接端及负极连接端;所述正电极组件包括绑带A、设置在绑带A上的正电极片、连接正电极片及正极连接端的导线A;所述第一负电极组件包括绑带B、设置在绑带B上的第一负电极片、连接第一负电极片及负极连接端的导线B;所述绑带A与绑带B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有相扣的魔术贴;所述第二负电极组件包括绑带C、设置在绑带C上的第二负电极片、连接第二负电极片及负极连接端的导线C;所述绑带C两端分别固定有环形套绳;所述导线A、导线B及导线C中部均采用弹簧绳结构。
优选的,所述绑带A及绑带B呈扇形结构,端面上呈弧形分布若干空槽。
优选的,所述魔术贴包括勾面贴及毛面贴,所述勾面贴设置在绑带A及绑带B内弧形端的两侧,所述毛面贴设置在绑带A及绑带B外弧形端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导线A、导线B及导线C中部的弹簧绳结构呈扁型状,并分别贴合方向盘下端外壁及挂挡杆外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线A、导线B及导线C偏离弹簧绳结构的部位设置有密封胶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用于安装在车体内,由于开车过程中,驾驶员右手可能会放置在方向盘上,也可能放置在挂挡杆上,因此在方向盘及挂挡杆上均设置了负电极片,此时左手接触正电极片,右手接触任一负电极片,人体与基于生物电特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构成一回路,从而可以测得人体心率、阻抗等相应的生物电信息。
(2)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安装在任一轿车内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导线A、导线B及导线C沿车体内壁设置,并最终与处理器连接,由于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方向盘需要转动,挂挡杆也需要拨动,因此导线A、导线B及导线C中部段均设计为弹簧绳结构,具有伸缩功能,从而便于方向盘的转动及挂挡杆的拨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活跃量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活跃量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0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臂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大型墙面的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