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滚筒用螺旋叶片、采煤机滚筒及采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5310.X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2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冯顺宇;刘国强;刘鹏飞;樊周强;魏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煤机智能工作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10 | 分类号: | E21C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苗苗 |
地址: | 451162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滚筒 螺旋 叶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机滚筒用螺旋叶片、采煤机滚筒及采煤机,螺旋叶片沿着从靠近工作面的一端向远离工作面的一端,依次包括呈一体化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的螺旋升角小于第一叶片的螺旋升角,且第二叶片的螺旋升角大于第三叶片的螺旋升角,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螺旋叶片采用变升角结构,充分发挥螺旋升角对装煤能力的影响,提高装煤效率,同时,降低重量及能耗,使滚筒在截割过程中受力均匀,从而波动性小,有利于截割,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采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煤机滚筒用螺旋叶片、采煤机滚筒及采煤机。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中厚煤层越来越少,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越来越多,薄煤层采煤机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滚筒采煤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采煤机械。
滚筒采煤机通过滚筒对煤进行截割,然后进行装煤。但是,薄煤层采煤机的滚筒的筒体直径较小,滚筒的螺旋叶片比较小,导致容煤空间比较小,装煤能力弱,装煤效果差,影响刮板机的推移,从而影响整个综采工作面的协调工作,另外装煤能力弱导致煤炭堵塞时,需要人工去装煤,提高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影响了煤炭开采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采煤机滚筒用螺旋叶片、采煤机滚筒及采煤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煤机滚筒用螺旋叶片,沿着从靠近工作面的一端向远离工作面的一端,依次包括呈一体化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的螺旋升角小于第一叶片的螺旋升角,且第二叶片的螺旋升角大于第三叶片的螺旋升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叶片距工作面的距离为0-470mm,且第一叶片的螺旋升角为14.5-16°。
进一步,所述第二叶片距工作面的距离为470-730mm,且第二叶片的螺旋升角为12.5-14.5°。
进一步,所述第三叶片距工作面的距离为730-1200mm,且第三叶片的螺旋升角为11.4-12.5°。
进一步,所述第一叶片的螺旋升角为15°,所述第二叶片的螺旋升角为13°,所述第三叶片的螺旋升角为12°。
进一步,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均采用高强钢Q420或高强钢Q690C制成。
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端盘以及上述的螺旋叶片,所述端盘连接在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螺旋叶片连接在筒体的外周面,且所述第一叶片靠近端盘设置。
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煤机,包括上述的采煤机滚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新颖,螺旋叶片采用变升角结构,充分发挥螺旋升角对装煤能力的影响,提高装煤效率,同时,降低重量及能耗,使滚筒在截割过程中受力均匀,从而波动性小,有利于截割,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采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螺旋叶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叶片、2-第二叶片、3-第三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煤机智能工作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煤机智能工作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5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隧道内火灾监测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轻型井点用的井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