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柴油机箱体类零件自适应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4647.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8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杜柳青;刘琳;李仁杰;余永维;易小波;陈罡;张绍洪;张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企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1 | 代理人: | 周辉 |
地址: | 40005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箱体 零件 自适应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柴油机箱体类零件自适应加工装置,包括呈矩阵布置在T型槽平台上的垫块;T型槽平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正对地安装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一推挤机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正对地安装有第二定位块和第二推挤机构;第一定位块和第一推挤机构的间距大于待加工箱体类零件的宽度,第二定位块和第二推挤机构的间距大于待加工箱体类零件的长度;第一定位块、第一推挤机构、第二定位块和第二推挤机构均高于垫块,并包围垫块;第一推挤机构上具有沿T型槽平台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推挤油缸,第二推挤机构上具有沿T型槽平台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推挤油缸。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难度小,能够快速调整箱体位置,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柴油机箱体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箱体类零件自适应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柴油机的热效率高、经济性好、起动容易、对各类船舶有很大适应性,问世以后很快就被用作船舶推进动力。与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专机的生产模式不同,船用柴油机关键零件的生产模式为单件小批量生产。其中,箱体是船用柴油机的基础零件,将船用柴油机中有关部件的轴、套、齿轮等相关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以传递扭矩或改变转速来完成规定的运动。故箱体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船用柴油机的性能精度和寿命。箱体类零件的结构复杂,壁薄且不均匀,加工部位多,加工难度大。
目前,船用柴油机箱体主要是通过行车吊装到指定位置,并在落放到接近加工台时,通过人工推拉调整到定位位置,如图1,船用柴油机的体积大,重量较重,使得位置调整的操作难度高,劳动强度大,通常调整一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影响生产效率,人工推拉调整还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对箱体进行装夹定位时,通常采用通用型和可拆卸型的夹具,使得夹具的安装与箱体的定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违背了加工工艺要求中尽量减少辅助时间的要求,影响了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难度小,能够快速调整箱体位置,提高生产效率的船用柴油机箱体类零件自适应加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柴油机箱体类零件自适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布置在T型槽平台上的垫块,所述垫块可拆卸地安装在T型槽平台上;所述T型槽平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正对地安装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一推挤机构,且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正对地安装有第二定位块和第二推挤机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一推挤机构的间距大于待加工箱体类零件的宽度,所述第二定位块和第二推挤机构的间距大于待加工箱体类零件的长度;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一推挤机构、所述第二定位块和第二推挤机构均高于所述垫块,并包围所述垫块;
在所述T型槽平台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推挤机构的所述垫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最大距离小于待加工箱体类零件的宽度;在所述T型槽平台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推挤机构的所述垫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的最大距离小于待加工箱体类零件的长度;所述第一推挤机构上具有沿所述T型槽平台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推挤油缸,所述第二推挤机构上具有沿所述T型槽平台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推挤油缸;所述第一推挤油缸和第二推挤油缸的活塞杆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
采用上述结构,只需采用行车将待加工箱体类零件吊装到指定位置,并落放到第一定位块、第一推挤机构、所述第二定位块和第二推挤机构所围成区域内的垫块上,然后采用第一推挤油缸缓慢将箱体朝向第一定位块方向推动,使箱体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贴靠在第一定位块上。再采用第二推挤油缸缓慢将箱体朝向第二定位块方向推动,使箱体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贴靠在第二定位块上。就可以将箱体调整到待加工位置,再使用夹具进行装夹定位即可,相比吊装的过程中人工推拉调整,使用第一推挤油缸和第二推挤油缸更加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高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4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PECT探头纵移组件
- 下一篇:一种高粱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