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而外固定工件的顶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3167.6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6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民;林光映;林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胜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1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而外 固定 工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而外固定工件的顶紧装置,包括一工作台;两限位顶杆,固定地立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自下而上顶紧于工件的背面肋条转角处;一固定座,固定地立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一杠杆活动座,通过一转轴枢接于所述固定座;一顶柱,由内向外固定于所述杠杆活动座的一端部,并横向或侧向指向工件背面的肋条或工件长形孔的内侧壁;和一旋紧螺丝,自上而下螺设于所述杠杆活动座的另一端部;其中,所述顶柱与两个所述限位顶杆形成三角形分布。本实用新型可以从工件的背面顶紧工件,达到固定工件的效果,从而满足一些不能从工件正面夹持场合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内而外固定工件的顶紧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多工件都是所有工序都加工完之且最后再上漆,以保证漆面完美无瑕,然而有些工件却是先上完漆再加工某些工序,如冲孔、攻牙等,而在加工这些工序时需要对工件进行装夹,由于夹具的作力点比较集中,装夹工具在巨大的夹持力的作用下,往往就会对工件的夹持点的漆面造成损伤,破坏了产品的外观,严重影响了产品销售。
如图1所示的工件200,其正面201多为曲面,中间开设有长形孔203,长形孔203周围一圈具有一平整的台面,安装时该工件通过该台面与其他部分连接,因此台面无需上漆。且正面还具有两个凸起部205,凸起部205的外侧面和端面也为上漆面。再如图2所示,工件200背面202无需上漆,且有多个肋条204。该工件200在上完漆后还需加工出一些冲孔,并对一些螺孔进行攻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而外固定工件的顶紧装置,可以从工件的背面顶紧工件,达到固定工件的效果,从而满足一些不能从工件正面夹持场合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而外固定工件的顶紧装置,包括:
一工作台;
两限位顶杆,固定地立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自下而上顶紧于工件一端的背面肋条转角处;
一固定座,固定地立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一杠杆活动座,通过一转轴枢接于所述固定座;
一顶柱,由内向外固定于所述杠杆活动座的一端部,并横向或侧向指向工件背面的肋条或工件长形孔的内侧壁;和
一旋紧螺丝,自上而下螺设于所述杠杆活动座的另一端部;
其中,所述顶柱与两个所述限位顶杆形成三角形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还包括一锥形弹性定位件,该锥形弹性定位件包括一导柱、一弹簧以及一锥形活动帽,导柱的下端限位于所述固定座,上端连接所述锥形活动帽,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上,且限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锥形活动帽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杠杆活动座为L型结构,包括一横座和一竖座,所述转轴穿设于横座和竖座的连接转角处,所述横座的末端具有一竖向螺孔,所述旋紧螺丝纵向旋设于所述竖向螺孔内,所述竖座的末端具有一横向固定孔,所述顶柱横向穿设于所述横向固定孔内,并横向或侧向指向工件背面的肋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顶紧装置还包括两升降顶杆,任一所述升降顶杆通过一升降气缸可升降地立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两所述升降顶杆还连接在一浮动板上,并自下而上顶紧于工件另一端的背面肋条转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顶紧装置通过两个固定的限位顶杆和一顶柱可以从工件的背面顶紧工件,从三个方向由内向外施力形成三足鼎力的效果,达到固定工件的效果,从而满足一些不能从工件正面夹持场合的需求,比如可避免在工件正面的漆面上施加夹持力而伤害漆面等。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胜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胜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3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液晶显示虚拟仪表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不伤工件漆面的双面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