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桥直流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9929.3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帅;赵明锐;刘湘林;谭天俊;饶沛南;张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32;H02M1/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慧引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转换电路 全桥 核心器件 封装外壳 连接口 触点 收容 输出滤波电感 本实用新型 磁性器件 导电连接 输出触点 输入触点 外围器件 谐振电感 轻量化 总成本 壳面 变压器 封装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桥直流转换电路,该电路包括: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外围器件和封装外壳;其中,所述封装外壳壳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口,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的每一个触点均与一个所述连接口导电连接;其中,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的触点包括输入触点和输出触点;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收容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通过将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收容于所述封装外壳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对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中的谐振电感、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感分别进行封装,实现了磁性器件的小型化、轻量化,并减少总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桥直流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路变得更加高频化、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发展,人们对电路集成的组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采用软开关设计的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一般包括谐振电感、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感。目前,通常会分别设计这三种功率磁性器件的封装,导致分别带有各自的封装的谐振电感、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感的体积、重量过大,并且总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实现磁性器件的小型化、轻量化,并减少总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桥直流转换电路,包括:
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外围器件和封装外壳;
其中,所述封装外壳壳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口,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的每一个触点均与一个所述连接口导电连接;其中,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的触点包括输入触点和输出触点;
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收容于所述封装外壳内。
可选的,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核心器件,包括:
谐振电感、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感;
所述谐振电感、所述变压器和所述输出滤波电感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变压器在所述谐振电感和所述输出滤波电感的中间。
可选的,所述封装外壳,包括:
封装外壳的上板、封装外壳的下板和封装外壳的的侧板;
所述封装外壳的上板、所述封装外壳的下板和所述封装外壳的侧板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用于收容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
可选的,所述封装外壳的下板为设置有螺丝孔的封装外壳的下板;其中,所述螺丝孔用于利用螺丝对所述封装外壳进行固定。
可选的,所述全桥直流转换电路的外围器件,包括:
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结构作用相同,且每个所述晶体管都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用于抑制浪涌,保护所述晶体管;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连接点作为第一电流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连接点作为第二电流输入端;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连接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流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入端之间;且,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连接点连接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一端;
所述谐振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连接点;且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连接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流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入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9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路DC-DC变换器
- 下一篇:安装框架、变频器主控单元、变频器及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