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站驾式托盘堆垛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4672.4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滨;马舜;陈培培;赵永攀;周同;周俊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刘芬豪 |
地址: | 310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站驾式 托盘 堆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站驾式托盘堆垛车,包括车架和连接在车架前侧的货叉,所述车架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后侧底部铰接有踏板,所述车架后侧顶端铰接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相对铰接点转动具有防护组件后端部与车架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踏板后端部与车架之间的间距的防护状态,和防护组件后端部与车架之间的间距小于踏板前端部与车架之间的间距的收纳状态。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站驾式托盘堆垛车,能够进入狭窄通道和有限空间内,同时可以提高操作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站驾式托盘堆垛车。
背景技术
托盘堆垛车又名堆高车,用于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高、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其主要结构包括车架、货叉、电机、操作台和踏板,车架上设有控制货叉上下运动的起升机构,操作台设有驱动控制系统和转向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站驾式托盘堆垛车设有踏板,操作人员一般是站在踏板上通过手柄来操作,这样可以使操作人员免于徒手跟车操作,降低劳动量,当需要进入狭窄通道或有限空间内时,踏板收起,减小托盘堆垛车的转弯半径,相对于传统的叉车而言,更加灵活。但是这种常见的站驾式托盘堆垛车其顶部呈敞开式,对操作人员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物品坠落而威胁到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故现有技术中的站驾式托盘堆垛车在堆高及装卸作业时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且不影响进入狭窄通道和有限空间内的托盘堆垛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站驾式托盘堆垛车,能够进入狭窄通道和有限空间内,同时可以提高操作安全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站驾式托盘堆垛车,包括车架和连接在车架前侧的货叉,所述车架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后侧底部铰接有踏板,所述车架后侧顶端铰接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相对铰接点转动具有防护组件后端部与车架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踏板后端部与车架之间的间距的防护状态,和防护组件后端部与车架之间的间距小于踏板前端部与车架之间的间距的收纳状态。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主板和分别位于主板两侧的两个支板,所述车架上于两个支板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支撑块;两个支板相对于主板均可伸开或收拢,
当两个支板均处于伸开状态时,两个支板抵接于支撑块上方,以将防护组件水平放置于支撑块上,此时防护组件为防护状态;
当两个支板均处于收拢状态时,两个支撑块之间具有供收拢状态的防护组件通过的通道,所述防护组件通过两个支撑块之间的通道旋转至贴合车架的位置。
所述主板和每个支板之间均通过若干合页铰接,每个所述合页的一端连接于主板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支板底部,所述支板相对所述主板转动使所述支板相对于主板处于伸开状态或收拢状态。
所述主板的两侧向内水平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板位于所述滑槽内且相对所述滑槽滑动使所述支板相对于主板处于伸开状态或收拢状态。
所述支板的侧面沿其滑移方向开设有长条形的限位槽,所述主板于限位槽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插槽,插槽内设有端部位于限位槽中的定位销,当所述支板相对于主板处于伸开状态时,所述定位销位于限位槽沿滑移方向的一端对所述支板形成限位作用。
所述踏板相对所述电机相对铰接点转动具有收起状态和使用状态,所述电机上相对踏板设有接近开关,所述车架上固定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与防护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主板和分别位于主板两侧与主板固定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通孔,所述车架上固定有气动伸缩件;
当接近开关检测到踏板为收起状态,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防护组件使防护组件为收纳状态,所述气动伸缩件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4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